[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取向硅钢片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68821.1 | 申请日: | 2017-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572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边红元;张云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润泰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9/02 | 分类号: | B21B3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取向 硅钢片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取向硅钢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取向硅钢片工装。
背景技术
单取向硅钢片在与轧制方向垂直方向的导磁性能较低,为克服这一缺点,德国真空熔炼公司在40年代发明了双取向硅钢片。1957年,美国GE公司和西屋公司也几乎同时制成双取向硅钢片,60年代日本川崎和八幡工厂也研制成功双取向硅钢片。它在轧制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磁性能都与单取向硅钢片轧制方向的磁性能相近。这种硅钢片的晶粒呈立方体组织。但是现有的取向硅钢片在连接压紧的过程中,刚接触碰撞时会对取向硅钢片产生加大挤压损伤,不能满足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应用于取向硅钢片工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于取向硅钢片工装,包括推杆电机,所述推杆电机的顶端两侧对称焊接有两个支撑柱,所述推杆电机的输出轴上焊接有位于推杆电机正下方的推块,所述推块远离推杆电机的一侧焊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靠近推杆电机的一侧开设有滑腔,所述滑腔内滑动安装有活塞,所述连接柱远离推杆电机的一侧开设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与滑腔连通,且贯穿孔的两侧外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滑槽,所述活塞远离推杆电机的一侧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滑动安装于贯穿孔内,且推杆远离推杆电机的一端延伸至连接柱的下方,且推杆的两侧对称焊接有两个滑块,两个所述滑块分别滑动安装于两个滑槽内,所述推杆远离推杆电机的一端连接有压板。
优选的,所述推杆电机的型号为HB-DJ806。
优选的,所述滑槽内壁上均设有滚珠,所述滚珠与滑块接触。
优选的,所述推杆电机的一端设有螺纹柱,所述压板靠近推杆电机的一侧焊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靠近活塞的一侧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柱。
优选的,所述连接柱远离推杆电机的一侧开设有圆孔,所述支撑柱的竖截面为L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推杆电机、L型支撑柱、推块、连接柱、滑腔、活塞、贯穿孔、滑槽、推杆、滑块和压板,推杆电机的输出轴底端焊接有推块,且推块焊接有连接柱,且连接柱内开设有滑腔,且滑腔内滑动安装有活塞,且活塞底侧连接有推杆,且推杆的底端连接有压板,通过活塞在滑腔内活动压缩滑腔内的空气,起到一个瞬间缓冲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通过活塞在滑腔内滑动,压缩滑腔内的空气,使得在挤压的过程中,压板刚接触取向硅钢片时能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减小对取向硅钢片的损伤,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应用于取向硅钢片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应用于取向硅钢片工装的连接柱剖析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推杆电机、2L型支撑柱、3推块、4连接柱、5滑腔、 6活塞、7贯穿孔、8滑槽、9推杆、10滑块、11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润泰电气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润泰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688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