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散热良好的配电箱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64030.1 | 申请日: | 2017-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478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林佳裕;吴伟军;奚俊加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东捷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56 | 分类号: | H02B1/56 |
代理公司: | 广州云亿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441 | 代理人: | 张莲珍 |
地址: | 52203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热 良好 配电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配电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散热良好的配电箱。
背景技术
原来的户外配电箱的外壳防护等级要求为IP33,对散热通风孔的要求比较高,用一体式的散热孔需要采用多种工艺及模具,而且加工出来的产品经常存在散热孔堵塞、孔径达不到防护要求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方便加工、达到防护要求的通风散热良好的配电箱。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按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散热良好的配电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壁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上设置有散热板,所述散热板上设置有若干散热孔,所述散热孔为锥形孔,所述散热孔处于箱体外侧的直径大于散热孔处于箱体内侧的直径;
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温度控制装置,所述温度控制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温度控制器、风扇,所述风扇的进风口正对所述散热板,所述温度传感器、风扇分别与温度控制器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配电箱的顶部;所述散热板为金属板。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板通过螺钉固定在箱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侧壁设置有第一散热板,所述箱体的顶板设置有第二散热板,所述第二散热板的散热孔为直通孔。由于热气往上升,箱体侧壁的散热孔为进风孔,箱体顶部的散热孔为出风孔,能更好地排出温度较高的空气。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上配置IP1X的通孔,所述散热板的防护等级为IP3X。
进一步地,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箱体的顶部内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散热板单独加工,降低加工难度,减少箱体的加工工序,能独立生产加工,提高加工效率,在散热板上设置锥形的散热孔,使得空气在经过压缩后膨胀吸热,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散热良好的配电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散热良好的配电箱的散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散热良好的配电箱的散热孔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散热良好的配电箱的温度控制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散热良好的配电箱,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壁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上设置有散热板2,所述散热板2上设置有若干散热孔3,所述散热孔3为锥形孔,所述散热孔3处于箱体1外侧的直径大于散热孔3处于箱体1内侧的直径。
所述箱体1内部设置有温度控制装置,所述温度控制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R、温度控制器WK、风扇FJ,所述风扇FJ的进风口正对所述散热板2,所述温度传感器R、风扇FJ分别与温度控制器WK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R设置在所述箱体1的顶部;所述散热板2为金属板。温度控制器WK根据温度传感器R检测到的温度,调节风扇FJ的转速,从而很好地平衡箱体内的温度,使得箱体内的温度保护在一定的区间值。
所述散热板2上设置有安装孔21,所述散热板2通过螺钉贯穿安装孔21固定在箱体1上。
所述箱体1的侧壁设置有第一散热板,所述第一散热板的散热孔为锥形孔,所述箱体1的顶板设置有第二散热板,所述第二散热板的散热孔为直通孔。由于热气是往上走的,因此,箱体1侧壁上的散热板是给箱体外的较冷空气进入箱体,热气往上走时,通过箱体顶部的散热孔排出,使得箱体内形成良好的循环换热系统,能尽快把箱体内的热气排出。所述温度传感器R设置在所述箱体1的顶部内侧,能测量箱体内的最高温度。
所述箱体1上配置IP1X的通孔,所述散热板2的防护等级为IP3X。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散热板独立加工,减少了箱体的加工工序,提高了加工效率,单独加工散热板的精度高,满足箱体的防护要求,另外,将散热孔做成锥形孔,利用空气压缩后膨胀吸热的原理,能更好地带走箱体的热量,更好地散热。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东捷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东捷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640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