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后备电源的DCDC变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59059.0 | 申请日: | 2017-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903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江玉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博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158 | 分类号: | H02M3/158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14 | 代理人: | 孟凡臣 |
地址: | 201399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后备 电源 dcdc 变换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电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后备电源的DCDC变换器。
背景技术
后备电源是一种有效防止驱动电路无正常电压时的一种自动驱动的准行电源,可以延长电路需要的电压,以提供电路能够正常工作。
目前,后备电源采用单相控制回路,整个的输出功率从一条主回路输出,其具有如下缺陷:
(1)如果功率太大会使得主回路电流大,线路上的压降明显,在进行低电压转换时,将难以解决整个物理结构的问题,导致真正输入到系统的电压持续下降,难以控制输出的稳定;
(2)回路线径变大,导致整个电路中,部分功率器件难以制作,例如电感器绕组难绕的问题;
(3)后备电源的输出纹波相对难以控制,当控制缩小输出纹波时,会导致电感的峰值电流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实现低纹波、高输出效率和应用场合广泛的后备电源的DCDC变换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后备电源的DCDC变换器,所述后备电源的DCDC变换器包括控制器电路、第一驱动电路和第二驱动电路;
所述第一驱动电路、第二驱动电路均并联在后备电源两端,分别与电压输出端连接,且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包括第一驱动器芯片U2、第一场效应管Q1和第二场效应管Q2,所述第一场效应管Q1和第二场效应管Q2分别与所述第一驱动器芯片U2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路包括第二驱动器芯片U4、第三场效应管Q3和第四场效应管Q4,所述第三场效应管Q3和第四场效应管Q4分别与所述第二驱动器芯片U4连接;
所述控制器电路包括控制器、第一放大电路和第二放大电路,所述第一放大电路、第二放大电路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一放大电路与所述第一驱动电路连接,所述第二放大电路与所述第二驱动电路连接,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驱动电路、第二驱动电路连接。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控制器包括芯片U1,所述芯片U1设有引脚 AD00、引脚AD01、引脚AD02、引脚AD03、引脚AD04、引脚AD05、引脚AD06、引脚DPWM0A、引脚DPWM0B、引脚DPWM1A、引脚DPWM1B、引脚SCI_RX0、引脚SCI_TX0、引脚V33A和引脚V33D,其中,所述引脚V33A和引脚V33D分别连接3.3V电压端。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第一驱动器芯片U2设有引脚VDD、引脚HB、引脚HO、引脚HS、引脚HI、引脚LI、引脚GND和引脚GND,所述第一驱动器芯片U2的引脚VDD串接电容C11后接地,所述第一驱动器芯片U2的引脚HO 串接电阻R14后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Q1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Q1 的漏极连接电池后端处理电路,所述第一场效应管Q1的源极连接电感L1,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串接电阻R18后连接系统输出处理电路,所述第一驱动器芯片U2的引脚HS引出的线路连接至所述电感L1,所述电感L1与所述第一驱动器芯片U2的引脚HS之间的线路上设有第一电流节点,所述第一电流节点引出的线路串接电容C10后与所述第一驱动器芯片U2的引脚HB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器芯片U2的引脚LO串接电阻R20后连接所述第二场效应管Q2的栅极,所述第二场效应管Q2的漏极与所述电感L1连接,所述第二场效应管Q2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一驱动器芯片U2的引脚HI串接电阻R17,所述电阻R17的另一端与所述芯片U1的引脚DPWM0B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器芯片U2的引脚LI 串接电阻R19,所述电阻19的另一端与所述芯片U1的引脚DPWM0A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博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博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590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升降式助便器
- 下一篇:氧舱及饱和潜水舱内二氧化碳吸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