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半刚性电缆剥线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41969.6 | 申请日: | 2017-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750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峰;朱凯;鹿昌剑;李健;陈瑾;王芮;金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航天测控通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2G1/12 | 分类号: | H02G1/12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0008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刚性 电缆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工装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半刚性电缆剥线工装。
背景技术
半刚性电缆是电子产品中重要的通信连接工具,电缆连接时需要将电缆坚硬的外壳剥去,以露出内芯才可以将电缆与接头进行焊接。现有剥线机可对未成形半刚性电缆进行剥线,由于半刚性电缆成型后造型复杂,尺寸精度较高,因此只能采用人工方式进行剥线。而人工方式剥线时,半刚性电缆在手工切割时常出现切割端口毛刺、切割不完全等现象,在切割过程中,操作人员很难控制切割深度,容易造成芯线损伤,电缆报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半刚性电缆剥线工装,其切口深度可控、切割端口无毛刺、切割完全以及切割合格率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半刚性电缆剥线工装,包括固定体、活动体、刀片、下压块、上压块、弹簧和把手;所述把手固定在所述固定体的末端,所述固定体的前端安装所述上压块,所述刀片设置在所述上压块和所述固定体的前端之间且上下高度可调;所述活动体的前端安装有所述下压块,所述活动体与所述固定体转动连接,所述活动体和所述固定体之间连接所述弹簧,所述弹簧用以驱动所述活动体绕所述固定体转动,使得所述下压块和所述上压块相互压紧,并且所述下压块和所述上压块上分别开有的沟槽共同形成一卡线槽,其形状与所述半刚性电缆相适配。
较佳的,所述下压块与所述活动体转动连接,且所述下压块的底部与所述活动体之间设置一定间隙,用以使所述下压块绕所述活动体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转动。
较佳的,所述间隙的宽度设置为0.2mm。
较佳的,所述刀片通过设置在所述固定体上的调节螺钉来调节高度,用以控制对所述半刚性电缆切割的深度。
较佳的,当所述刀片调节好高度后,通过设置在所述上压块上的一紧定螺钉将所述刀片压紧在所述固定体上。
较佳的,所述把手与所述卡线槽在同一轴线上。
较佳的,所述弹簧的数量为两个且为并列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采用上、下压块以及下压块可以绕压块销小范围转动,使得半刚性电缆插入工装时可以与上、下压块较为容易的贴合;
刀片高度可调,使得半刚性电缆的切割深度可控,避免了中间内芯受到损伤;通过刀口的环形剪切,使得半刚性电缆的坚硬外壳得以切断,并且切割端口无毛刺、切割完全;
该剥线工装具有安全、可靠、高效、操作便捷等优点,将剥线效率提高了5倍以上,剥线合格率达到了100%。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半钢型电缆剥线工装的剖视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固定体;2-活动体;3-刀片;4-活动销;5-压块销;6-下压块;7-上压块;8-弹簧;9-把手;10-卡线槽;11-调节螺钉;12-紧定螺钉;13-半刚性电缆外壳;14-半刚性电缆内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
以下请综合参考图1和2,一种半刚性电缆剥线工装,包括固定体1、活动体2、刀片3、下压块6、上压块7、弹簧8和把手9;把手9通过螺钉固定在固定体1的末端,固定体1的前端安装上压块7,刀片3设置在上压块7和固定体1的前端之间且上下高度可调;活动体2的前端安装有下压块6,下压块6通过压块销5与活动体2转动连接,下压块6可以绕压块销5进行小范围内转动,以满足半刚性电缆压紧需要;活动体2通过活动销4与固定体1转动连接,活动体2和固定体1之间连接弹簧8,弹簧8用以驱动活动体2绕固定体1转动,使得下压块6和上压块7相互压紧,并且下压块6和上压块7上分别开有的沟槽共同形成一卡线槽10,其形状与半刚性电缆相适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下压块6与活动体2转动连接,且下压块6的底部与活动体2之间设置一定间隙,用以使下压块6绕活动体2在小角度范围内转动。该设计有助于保证在切割过程中,上压块7和下压块6能够自适应地压紧半刚性电缆,与半刚性电缆的表皮摩擦均匀,防止半刚性电缆的表皮磨损,从而能够平稳顺利地进行切割。应当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的功能下进行启发得到的结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上述间隙的宽度设置为0.2mm。应当理解的是,该间隙的宽度的设置不以此为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航天测控通信研究所,未经上海航天测控通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419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