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近视/远视镜片支架的头戴显示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26101.9 | 申请日: | 2017-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675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王集森;王岩;谢国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海鲸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7/01 | 分类号: | G02B27/01;G02B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100086 北京市海淀区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近视 远视 镜片 支架 显示器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头戴显示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视力缺陷人士使用的戴显示器。
背景技术
虚拟现实眼镜设备,简称VR眼镜,是利用仿真技术与计算机图形学人机接口技术多媒体技术传感技术网络技术等多种技术集合的产品,是借助计算机及最新传感器技术创造的一种崭新的人机交互手段。其是通过在人眼前近距离展示3D场景,增加观影者的场景浸润感,从而提高观影感受。
VR眼镜主要包括显示屏、显示屏支架、光学镜头等部件,观影者通过光学镜头观看显示屏上人展现的图文内容,为便于批量生产,现有产品中的光学镜头通常采用定焦设计,即,将光学镜头和显示屏的焦距固定,但是,固定化的焦距通常是根据正常视力人群的焦距而设定的,因此,视力正常人群的观影效果佳,但是对于如患有近视眼或者远视眼的人群则会产生观影不适的感觉,影响产品使用体验。
因此,亟需开发一种便于近视或者远视人士使用的头戴显示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具有近视/远视镜片支架的头戴显示器,以解决近视/远视人群使用定焦距头戴显示器观影体验差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具有近视/远视镜片支架的头戴显示器,其包括两个圆筒形的目视镜头(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目视镜头(1)前端固定设置有近视或者远视镜片(2)以及镜片支架(3)。
在本申请中,所述“前端”是指靠近人眼的一端。
可选地,在所述目视镜头(1)前端的外壁上,沿目视镜头(1)的周向设置有外螺纹。
可选地,在所述目视镜头(1)前端的外壁上,设置有卡扣(36)。
可选地,所述近视或者远视镜片(2)与所述目视镜头(1)的光路中心重合。
可选地,所述镜片支架(3)包括圆筒形的套筒(31),在所述套筒(31)前端,由其内壁向所述套筒(31)的中心凸出形成圆环形的镜片挡板(32)。
可选地,在所述套筒(31)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目视镜头(1)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
可选地,在所述套筒(31)上开设有与所述卡扣(36)匹配的卡扣孔(37)。
在本申请中,在所述镜片挡板(32)的后端,沿其周向设置有环形弹性体(33)。
在本申请中,所述“后端”是指靠近目视镜头(1)的一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头戴显示器目视镜头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图1所示结构的爆炸图;
图3a为本申请镜片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b为本申请镜片支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a为本申请一种H型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4b为本申请一种H型密封圈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具有卡扣的目视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目视镜头
2-近视或者远视镜片
3-镜片支架
31-套筒
311-沟槽
32-镜片挡板
321-镜片挡板的外缘
322-镜片挡板的内缘
33-环形弹性体
35-限位扣
36-卡扣
37-卡扣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和优点将随着这些说明而变得更为清楚、明确。
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后”、“左”和“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下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以下详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海鲸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海鲸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261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