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防火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99860.0 | 申请日: | 2017-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210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周鹏;萧为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金顶电线电缆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29 | 分类号: | H01B7/29;H01B7/42;H01B7/22;H01B9/02 |
代理公司: | 成都元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34 | 代理人: | 宋锦宏 |
地址: | 611700 四川省成都市郫***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防火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防火电缆。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电缆用量迅速增长,对电缆的质量要求也不断的提高,尤其对于长期在高温工作环境或暴漏在日光照射下使用的电缆要求都特别高。传统的电缆只能使用于常温环境,无法在较高温度环境下使用;电缆耐高温的性能不是很好,很容易被氧化;且现有电缆防火性较差,发生火灾时,需要人们具有应变能力,有些人立刻想到要切断电源,觉得这样可以避免火灾扩大,实际情况却是:发生火灾时不宜切断电源,如果发生火灾时切断电源,逃生之路会因照明灯不亮而无法看清;如果切断电源,消防泵无法启动,消防水就无法供应;如果切断电源,消防梯无法运行,高层居民无法逃生。所以需要研发一种新型防火电缆。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高温、易散热的新型防火电缆。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防火电缆,包括缆芯,所述缆芯由三根绝缘芯线组成,所述缆芯外设有第一无碱玻纤带层,所述缆芯与第一无碱玻纤带层之间的空隙处设有填充材料,所述填充材料选用无碱玻璃丝,所述第一无碱玻纤带层外设有陶瓷化防火套,所述陶瓷化防火套外设有第二无碱玻纤带层,所述第二无碱玻纤带层外设有低烟无卤护套。
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防火电缆,进一步说明为,所述绝缘芯线包括铜导体,所述铜导体外设有云母带层,所述云母带层外设有屏蔽层,所述屏蔽层外设有绝缘层。
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防火电缆,进一步说明为,所述屏蔽层包括内编织层和外编织层,所述内编织层的内环面紧贴所述云母带层的外环面,所述外编织层的外环面紧贴绝缘层的内环面。
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防火电缆,进一步说明为,所述内编织层和外编织层均采用镀锡铜丝编织带。
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防火电缆,进一步说明为,所述低烟无卤护套包括内护套和外护套,所述内护套的外表面沿轴线方向均布设有多个A槽,所述外护套的内表面设有与A槽一一对应的B槽,所述A槽与B槽配合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加强件。
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防火电缆,进一步说明为,所述加强件材质选用软金属条。
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防火电缆,进一步说明为,所述第一无碱玻纤带层和第二无碱玻纤带层的厚度均为4~7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在普通耐火电缆的基础上,用无碱玻璃丝填充代替普通耐火填充,耐火性能提高的同时更有利于电缆散热。2、增加陶瓷化防火套,在电缆遭受火灾时,该陶瓷化防火套硬化成陶瓷体,隔绝内外物质、能量传递,确保电缆正常运行。3、增加2层无碱玻纤带层,在电缆遭受火灾时,防止已硬化的陶瓷体在外力冲击下脆化脱落。4、使用不滴流低烟无卤外护套保护层代替普通耐火保护层,减少电缆遭受火灾时滴落物,利于保护现场,同时采用两层结构,并设置加强件,能够增加该电缆的机械强度和抗拉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绝缘芯线结构示意图。
图中:1、绝缘芯线;101、铜导体;102、云母带层;103、屏蔽层;104、绝缘层;2、第一无碱玻纤带层;3、填充材料;4、陶瓷化防火套;5、第二无碱玻纤带层;6、低烟无卤护套;601、内护套;602、外护套;7、加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阐述。
如图1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防火电缆,包括缆芯,所述缆芯由三根绝缘芯线1组成,三根绝缘芯线1可以相互绞合在一起,也可以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缆芯外设有第一无碱玻纤带层2,所述缆芯与第一无碱玻纤带层2之间的空隙处设有填充材料3,所述填充材料3选用无碱玻璃丝,在普通耐火电缆的基础上,用无碱玻璃丝填充代替普通耐火填充,耐火性能提高的同时更有利于电缆散热。
所述第一无碱玻纤带层2外设有陶瓷化防火套4,所述陶瓷化防火套4外设有第二无碱玻纤带层5,增加陶瓷化防火套4,在电缆遭受火灾时,该陶瓷化防火套硬化成陶瓷体,隔绝内外物质、能量传递,确保电缆正常运行,同时陶瓷化防火套4采用两层无碱玻纤带层进行包裹,从而在电缆遭受火灾时,防止已硬化的陶瓷体在外力冲击下脆化脱落,为了避免已硬化的陶瓷体刺穿无碱玻纤带层,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无碱玻纤带层和第二无碱玻纤带层的厚度均为4~7mm,具体的厚度可以选用4mm、6mm或7mm,当然也可以选用数字范围内的其他值,这里不一一进行举例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金顶电线电缆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市金顶电线电缆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998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刀口直角尺
- 下一篇:一种便捷式测绘教学实验的倾斜摄影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