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转臂的手拉起动的管状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98052.2 | 申请日: | 2017-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786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陈卫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瑞翔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1/215 | 分类号: | H02K11/215;A47H5/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黄国亮 |
地址: | 51147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转臂 起动 管状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窗帘控制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转臂的手拉起动的管状电机。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自动化控制系统已经全面融入生活之中,在建筑内的门、窗、窗帘、遮阳系统等都采用了电动智能控制,而这些设备一般只能通过遥控器、开关等方式控制。
现有电机控制技术中的每个遥控器、开关等可以控制多个门或窗,但需要把每个门窗编上编号与自身的通道相对应,当需要控制某一个门或窗时,需要选择发射器相应通道才可以控制。当一个公共场所的一个楼层装有很多窗帘时,如果想要控制某一个门或窗的开合,就必须找到遥控器或开关与该门或窗所对应的通道才能控制,若该操作需要不熟悉的人员完成就有很大困难,同时,每个窗帘都需安装一个控制开关,安装布线麻烦,且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的带转臂的手拉起动的管状电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转臂的手拉起动的管状电机,包括管状电机、铰接设置在管状电机端部的转臂和拉动转臂转动的拉绳,转臂上设置有永磁性构件,管状电机上设置有磁敏传感器,拉动拉绳带动转臂转动进而使永磁性构件和磁敏传感器的位置发生变化使磁敏传感器发送信号启动管状电机运动,还设置有使转臂复位的弹性复位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管状电机端部设置有铰接柱,转臂设置有两个,各转臂分别通过铰接柱铰接设置在管状电机端部的左侧和右侧,各转臂均设置有拉绳和永磁性构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弹性复位件为拉簧,拉簧设置有两个,一个拉簧对应一个转臂,拉簧的一端与对应的转臂上端连接,拉簧的另一端与管状电机端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管状电机端部还设置有两个固定柱,拉簧的另一端套设在对应的固定柱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弹性复位件为复位弹簧,复位弹簧设置有两个,一个复位弹簧对应一个转臂,复位弹簧的一端与对应的转臂下端连接,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管状电机端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管状电机端部的左下端和右下端均设置有对复位弹簧进行限位的圆槽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管状电机的端部还设置有线路板,磁敏传感器设置有两个,两磁敏传感器分别设置在线路板的左侧和右侧,两磁敏传感器分别控制管状电机的正转和反转。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管状电机端部还设置有端头座,转臂位于端头座内,还设置有盖住端头座的端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此带转臂的手拉起动的管状电机通过磁敏传感器和永磁性构件的设置,当拉动拉绳后,拉绳带动转臂转动,转臂上的永磁性构件与管状电机上设置的磁敏传感器发生位置变化,进而使得磁敏传感器发送信号给管状电机使管状电机启动,弹性复位件的设置使得转动后的转臂自动复位,以方便下次操作,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带转臂的手拉起动的管状电机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带转臂的手拉起动的管状电机,包括管状电机、铰接设置在管状电机端部的转臂3和拉动转臂3转动的拉绳7,转臂3上设置有永磁性构件2,管状电机上设置有磁敏传感器5,拉动拉绳7带动转臂3转动进而使永磁性构件2和磁敏传感器5的位置发生变化使磁敏传感器5发送信号启动管状电机运动,还设置有使转臂3复位的弹性复位件。
通过磁敏传感器5和永磁性构件2的设置,当拉动拉绳7后,拉绳7带动转臂3转动,转臂3上的永磁性构件2与管状电机上设置的磁敏传感器5发生位置变化,进而使得磁敏传感器5发送信号给管状电机使管状电机启动,弹性复位件的设置使得转动后的转臂3自动复位,以方便下次操作,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管状电机端部设置有铰接柱31,转臂3设置有两个,各转臂3分别通过铰接柱31铰接设置在管状电机端部的左侧和右侧,各转臂3均设置有拉绳7和永磁性构件2。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弹性复位件为拉簧4,拉簧4设置有两个,一个拉簧4对应一个转臂3,拉簧4的一端与对应的转臂3上端连接,拉簧4的另一端与管状电机端部连接。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管状电机端部还设置有两个固定柱41,拉簧4的另一端套设在对应的固定柱4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瑞翔机电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瑞翔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980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受话器及其装配工艺
- 下一篇:可拆卸铸造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