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心电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53624.5 | 申请日: | 2017-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045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峰;白培基;杨振九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旭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402 | 分类号: | A61B5/0402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心电检测装置 信号处理模块 信号检测模块 控制模块 输出端 无线传输模块 心电信号检测 本实用新型 心电信号 心电数据检测 手握式 电极 检测 贴合 皮肤 双手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心电数据检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心电检测装置。在本实用新型中,心电检测装置包括信号检测模块、信号处理模块、控制模块及无线传输模块,信号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信号处理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信号处理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无线传输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该心电检测装置中的信号检测模块采用与人体胸膛部位的皮肤相贴合的形式来进行心电信号检测,检测到的心电信号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及较高的准确性,解决了现有的手握式心电检测装置因将电极与双手接触来进行心电信号检测而存在检测到的心电信号准确性较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心电数据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心电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心血管病是城乡居民总死亡的首位原因。研究表明,若能及时检测心脏节律异常,及时采取相应急救措施,能够大大降低心脏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采用心电检测装置进行心脏监控是检查各种心脏疾病的主要途径。然而,当前用于心脏节律监控的设备大多为医院使用的专业检测设备,这类设备体积庞大,笨重不可移动,且包括众多的检测电极,线路较多,检测定位复杂,需要专业医生进行操作。
鉴于现有心电检测设备的缺点,市场上出现了小型化的心电检测装置,如手握式心电检测装置,在检测时,只要将心电检测装置的电极接触双手,无需进行电极的特别配置,便可采集心电信号,简化了检测操作的复杂度。
然而,上述手握式心电检测装置也存在缺点,由于双手距离心脏较远,检测到的心电信号比较微弱,再加上环境噪声的影响,从而使检测到的心电信号准确性较低;另外,手握检测的方式很容易在测量时发生手部晃动,造成测得的心电信号发生波形变形;而且,当使用者用力保持双手稳定时会出现肌肉紧张或神经紧张,也会影响到检测信号的准确性。因此,现有的手握式心电检测装置因将电极与双手接触来进行心电信号检测而存在检测到的心电信号准确性较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电检测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手握式心电检测装置因将电极与双手接触来进行心电信号检测而存在检测到的心电信号准确性较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心电检测装置,所述心电检测装置包括:
与人体胸膛部位的皮肤相贴合以对人体的心电信号进行检测的信号检测模块;
对所述心电信号依次进行放大处理、滤波处理及模数转换处理并生成数字心电信号的信号处理模块,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信号检测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接;
对所述数字心电信号进行转发的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接;
接收所述控制模块所转发的数字心电信号并将所述数字心电信号发送至外部终端的无线传输模块,所述无线传输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心电检测装置包括信号检测模块、信号处理模块、控制模块及无线传输模块,信号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信号处理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信号处理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无线传输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信号检测模块与人体胸膛部位的皮肤相贴合以对人体的心电信号进行检测,信号处理模块接收并处理所述心电信号进而生成数字心电信号,控制模块接收并转发所述数字心电信号至无线传输模块,无线传输模块将所述数字心电信号发送至外部终端。该心电检测装置采用与人体胸膛部位的皮肤相贴合的形式来进行心电信号检测,检测到的心电信号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及较高的准确性,因此解决了现有的手握式心电检测装置因将电极与双手接触来进行心电信号检测而存在检测到的心电信号准确性较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心电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心电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旭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旭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536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