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搅拌器的防溅搅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48718.3 | 申请日: | 2017-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064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余秋奎;虞智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百特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43/044 | 分类号: | A47J43/044;A47J43/0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 |
地址: | 226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溅 连接结构 搅拌器 本实用新型 搅拌装置 外侧设置 搅拌液 上端 杆体 溢出 外部 | ||
1.一种用于搅拌器的防溅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搅拌结构,所述搅拌结构包括杆体、置于杆体上方的凸起组以及置于杆体下方的搅拌叶组;
一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圆柱状且上部为敞开式结构的筒体,所述筒体的下端向内凹陷至筒体的内部形成一凸台,该凸台外壁与筒体的内壁之间设有多个连接片,多个连接片在筒体内壁的圆周上等间距设置,同时凸台的上表面中心位置设有一通孔组,该通孔组与凸起组对应设置,所述凸台的侧边设有两个对应设置的T型孔;
一第一防溅结构,所述第一防溅结构包括第一外壳以及置于第一外壳下端的第一防溅罩,所述第一外壳套装在杆体的外端面,第一防溅罩为开口向下设置的圆罩结构并置于搅拌叶组的外端,第一防溅罩上设有多个溢孔,同时第一外壳的上端设有两个对应设置的卡口组,所述卡口组包括两个向下凹陷的卡口,两个卡口之间为卡件,所述卡件与T型孔对应设置;
一第二防溅结构,所述第二防溅结构包括第二外壳以及置于第二外壳下方的第二防溅罩,所述第二防溅罩为开口向下设置的圆罩结构,所述第二外壳套装在第一外壳的外壁,第二防溅罩置于第一防溅罩的外侧,同时第二防溅罩与第一防溅罩之间具有空隙,所述第二外壳、第二防溅罩的一端分别设有垂直于第二外壳、第二防溅罩一端的折弯部a,所述折弯部a的一端设有垂直于该端的折弯部b,所述折弯部a与折弯部b置于第二外壳以及第二防溅罩的外侧且沿着折弯部a以及折弯部b该端的延伸方向设置,所述折弯部b上由上至下设有多个限位孔,第二外壳以及第二防溅罩的另一端分别设有多个与限位孔依次对应设置的限位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搅拌器的防溅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溅结构包括第二外壳组以及置于第二外壳组下端的第二防溅罩组,所述第二外壳组由两个对应设置的第二外壳A组成并拼接成圆形结构套装在第一外壳的外端面,所述第二防溅组由两个对应设置的第二防溅罩A组成并拼接成开口向下设置的圆罩结构,所述第二外壳A的一端设有多个凸出部,另一端设有多个凹陷部,两个第二外壳A的凸出部与凹陷部分别对应连接;所述第二防溅罩A的一端为凹面b以及凸面b间隔设置结构,另一端为与该端对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搅拌器的防溅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溅结构包括卡箍组以及第二防溅罩B,所述卡箍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卡箍a、卡箍b、卡箍c,所述卡箍a与卡箍c所在圆的直径相同,所述卡箍b所在圆的直径大于卡箍a与卡箍c所在圆的直径,所述第二防溅罩B上设有卡槽,所述第二防溅罩B与卡箍b的外边缘连接,所述卡箍a与卡箍c套装在第一外壳的外端面且紧密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搅拌器的防溅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起结构包括两个横向对应设置的凸起,所述凸起为扁平状结构且凸出杆体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搅拌器的防溅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搅拌叶组包括多个横向放置的搅拌叶,多个搅拌叶分别于所在圆周上等间距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搅拌器的防溅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组包括置于凸台中心位置的圆形状第一通孔、置于第一通孔外侧的两个对应设置的第二通孔,同时第一通孔与杆体对应设置,第二通孔与杆体的凸起对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搅拌器的防溅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内侧壁设有两个对应设置的连接组,所述连接组包括一横向放置的长形连接卡件以及置于连接卡件下方位置的连接凹槽,所述连接卡件的上端面为由多个凹面a以及多个凸面a间隔设置的结构,所述连接凹槽的侧边为斜状结构且连接凹槽内设有一连接凸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搅拌器的防溅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溢孔在第一防溅罩所在溢孔的圆周上等间距设置,所述第一防溅罩的下端面为波浪状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一种用于搅拌器的防溅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溅结构的材质为硅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百特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百特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4871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