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蒸汽电炖锅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42877.2 | 申请日: | 2017-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840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杨云贵;杨海龙;骆世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姚欧羽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4 | 分类号: | A47J27/04;A47J27/00;A47J36/24;A47J36/06;A47J3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4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蒸汽 炖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蒸汽电炖锅,解决了隔水炖煮进行烹调的过程十分漫长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设置有加热装置的外锅体以及设置在外锅体上的内锅体,所述外锅体上设置有盛水腔,所述内锅体上设置有烹饪腔,所述内锅体上还设置有连通盛水腔和烹饪腔的圆台形的连接管,所述内锅体上还连接有锅盖,所述锅盖与连接管之间留有间隙,达到了在保留食物用于营养和口感的同时能够缩短烹调的过程中所需的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小家电,特别涉及一种蒸汽电炖锅。
背景技术
目前电炖锅已普及进入千家万户,它以其方便、实用炖制食物而深受消费者喜爱,但传统电炖锅是将食物放入水中直接高温蒸炖(电炖锅)。用水煮熟的食物口感较老(特别是肉类食物),嚼劲不舒服。
为保留食物本身的营养和良好的口感,人们想到了用隔水煮的方式进行炖煮,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564933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隔水电炖锅,包括带加热装置的锅体,设于锅体上的锅盖以及炖盅,所述锅盖内设有盛水腔,所述炖盅设于所述盛水腔中,通过电热装置加热盛水腔内的水,通过蒸汽加热炖盅实现将食物隔水煮的目的。
但是在隔水煮的过程中,由于食物本身在炖煮中需要的水作为溶剂以溶出鲜美的汤料,但是隔水煮的蒸汽无法进入炖盅中,所以通常我们会在炖盅中加入食物以及水,并提前放入多种佐料再进行蒸煮。在蒸煮前期,盛水腔的蒸汽需要先将炖盅内的水加热,导致隔水炖煮进行烹调的过程变得十分漫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蒸汽电炖锅,在保留食物用于营养和口感的同时能够缩短烹调的过程中所需的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蒸汽电炖锅,包括设置有加热装置的外锅体以及设置在外锅体上的内锅体,所述外锅体上设置有盛水腔,所述内锅体上设置有烹饪腔,所述内锅体上还设置有连通盛水腔和烹饪腔的圆台形的连接管,所述内锅体上还连接有锅盖,所述锅盖与连接管之间留有间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热装置的设计可以用于电炖锅的加热,通过在盛水腔内装水,水至沸腾后会产生蒸汽,蒸汽能够起到加热烹饪腔中的食物的效果,且连接管的设计可以使部分蒸汽进入烹饪腔中,蒸汽在烹饪腔内冷凝后形成蒸馏水,相较于自来水,蒸馏水不含杂质,且微量元素较少,安全可靠,能够溶出食物中原本的滋味;食物在加热的炖煮的起始过程中,依靠本身的水分进行炖煮,随着炖煮时间的增加,利用从盛水腔中上升至烹饪腔的蒸馏水进行炖煮,节省了在炖煮初期需要加热炖盅中的冷水的步骤,加快了炖煮的过程,缩短了烹饪所需的时间。
作为优选,所述加热装置连接有加热板,所述盛水腔的底部设置有供加热板卡接的卡接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热板直接设置在盛水腔的底部,可以对盛水腔内的水直接加热,相较于隔着锅体加热盛水腔,该种设置方式加热速度更快,进一步缩短了烹饪所需时间。
作为优选,所述加热板与卡接槽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圈的设计可以避免盛水腔从加热板与卡接槽之间的间隙中渗漏。
作为优选,所述卡接槽的底部设置有与密封圈过盈配合的环状凸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状凸条的设计进一步提高了密封圈对加热板和卡接槽的密封效果,使密封圈不易在卡接槽中发生中周向滑动,从而进一步避免盛水腔漏水的情况发生。
作为优选,所述加热板包括发热面板以及连接在发热面板侧壁的卡边,所述发热面板和卡边之间设置有缓冲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槽的设计便于卡边的安装,使卡边具有抵接在密封圈上的弹性势能。
作为优选,所述内锅体成阶梯形,包括卡接在盛水腔中的第一阶梯体、卡接在外锅体上的第二阶梯体以及供锅盖放置的第三阶梯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姚欧羽电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余姚欧羽电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428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