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减振透气型后备箱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61010.4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659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张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建康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5/04 | 分类号: | B60R5/04;B60R13/01;B60H1/24 |
代理公司: | 杭州聚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69 | 代理人: | 周育东 |
地址: | 211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透气 后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组件,具体是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减振透气型后备箱。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如今常用的新能源汽车一般是采用电力作为动力来源。
新能源汽车在使用中和常规汽车也有相似的地方,在汽车的后备箱中一般都是用于放置各种物品,而生活中经常会有易碎的如鸡蛋等生活用品放置,经常因为振动而造成鸡蛋碎裂,同时在汽车后备箱中人们经常需要放置蔬菜和肉类等食材,在汽车行驶中,特别是在夏天,后备箱中空气流动性差,食材很容易在高温下变质,还会产生异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减振透气型后备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减振透气型后备箱,包括箱体和箱盖,所述箱体正面转动设置有所述箱盖,所述箱体内底部安置设置有箱垫,所述箱垫由上垫层和下垫层连接组成,所述上垫层和所述下垫层之间活动设置有橡胶圆球,所述上垫层和所述下垫层之间位于所述橡胶圆球外围的缝隙中填充设置有泡沫填充,所述泡沫填充为粉碎的泡沫材料,所述上垫层上端边缘缝合设置有侧翼,所述箱盖正面左部下侧贯穿设置有透气管道,所述透气管道正面贯穿设置有通风百叶,所述透气管道内连接设置有活动滤网,所述箱体右壁贯穿设置有通风管道,所述通风管道内壁左侧镶嵌设置有换气扇叶,所述通风管道内壁右侧镶嵌设置有过滤端盖,所述过滤端盖端面镶嵌有滤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箱垫和所述箱体活动连接,所述箱垫和所述箱体内底部尺寸相契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垫层为皮革材质,所述上垫层表面通过热压形成有防滑纹路。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垫层为PVC材质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垫层和所述下垫层边缘通过缝合固定,所述上垫层和所述下垫层中部留有空隙。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橡胶圆球水平分布,所述橡胶圆球之间相互贴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侧翼和所述上垫层材质相同,所述侧翼内填充有塑料薄板夹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通风百叶为外端向下倾斜的多组连通所述透气管道内外的平行条形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活动滤网由通过螺纹配合连接在所述透气管道内的金属圈和内部镶嵌的滤网组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换气扇叶的控制线路和新能源汽车的电瓶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将物品放置在上垫层表面,在汽车行驶过程中,上垫层、下垫层、橡胶圆球、泡沫填充的配合能够有效放置物品滑动,同时能够对行驶产生的振动进行缓冲;行驶中,换气扇叶启动,换气扇叶通过通风管道右侧向箱体内吸入空气,过滤端盖能够对空气进行过滤,空气进入箱体中既能够对箱体内进行降温,防止食物等在箱体内放置过程中变质,同时也能够高效换气,避免物品长期放置产生气味。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减振透气型后备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减振透气型后备箱中箱垫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减振透气型后备箱中箱垫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减振透气型后备箱中透气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箱盖,3-箱垫,31-上垫层,32-下垫层,33-橡胶圆球,34-泡沫填充,35-侧翼,4-透气管道,41-通风百叶,42-活动滤网,5-通风管道,51-换气扇叶,52-过滤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建康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建康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610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单片机的载货汽车后视镜转向随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尾箱置物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