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穿戴式医用设备附件安装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60904.1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010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娟;刘成友;王秋静;刘姗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市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N1/362 | 分类号: | A61N1/362;A61B5/0402;A61B5/00 |
代理公司: | 江苏银创律师事务所 32242 | 代理人: | 丁圣雨 |
地址: | 2100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体 活动连接 医用设备 包体 本实用新型 附件安装 可穿戴式 穿接 挂钩 倒U形结构 底部封闭 挂钩连接 圈形结构 上端开口 可固定 插接 腰部 走动 体内 | ||
一种可穿戴式医用设备附件安装带,包括带体和多个活动连接附件;所述的带体两端可相互固定构成圈形结构;所述的带体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穿接槽;所述的活动连接附件包括挂钩和包体;所述的挂钩呈倒U形结构;所述的包体呈四周和底部封闭、上端开口结构;所述的挂钩连接在包体一侧;所述的挂钩插接在带体上的穿接槽内。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带体和多个活动连接附件活动连接的结构,可将多个医用设备安装在包体内,带体可固定在病人的腰部跟随病人走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新颖、设计巧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穿戴式医用设备附件安装带。
背景技术
心胸外科围手术期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早期活动有利于减少肺部并发症,改善全身血液循环,促进伤口愈合,有利于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利于胃肠功能恢复。结合临床现状,术后患者围手术期至少佩戴遥测心电监护,临时起搏器两种以上的小型医用设备,即便患者有意愿下床活动,面对医用设备的繁杂线路,患者及家属没有专业的医学知识很难整理好线路轻松下床,即使家属勇敢拿着医用设备,也只能杂乱的揣拿。在陪同患者下床活动时,一是要搀扶患者,二是要分心医用设备,很容易手忙脚乱。更有甚者杂乱的线路牵绊到患者或家属造成院内跌倒甚至受伤。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为:提供一种可携带医用设备、便于病人自理、布线方便的可穿戴式医用设备附件安装带。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穿戴式医用设备附件安装带,包括带体和多个活动连接附件;所述的带体两端可相互固定构成圈形结构;所述的带体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穿接槽;所述的活动连接附件包括挂钩和包体;所述的挂钩呈倒U形结构;所述的包体呈四周和底部封闭、上端开口结构;所述的挂钩连接在包体一侧;所述的挂钩插接在带体上的穿接槽内。
进一步,所述的挂钩包括连接板和插接板;所述的插接板呈L形结构;所述的插接板和连接板固定构成倒U形结构;所述的插接板插入带体上的穿接槽内。
进一步,所述的连接板的两侧上下分别设有一个布线槽。
进一步,所述的布线槽呈弧形凹槽结构。
进一步,所述的连接板一侧设有连接块;所述的连接块和包体一侧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连接块上设有卡槽;所述的包体一侧设有卡齿;所述的包体通过一侧的卡齿活动卡接在连接块的卡槽内。
进一步,所述的带体两端通过魔术贴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带体和多个活动连接附件活动连接的结构,可将多个医用设备安装在包体内,带体可固定在病人的腰部跟随病人走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新颖、设计巧妙;另外本实用新型在连接板的两侧上下分别设有一个布线槽,通过布线槽可将的医用设备的繁杂线路进行梳理,避免了线路牵绊到患者或家属造成院内跌倒甚至受伤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带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活动连接附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块和包体的剖视连接结构图。
其中,带体-1、活动连接附件-2、魔术贴-12、穿接槽-11、包体-3、挂钩-4、容纳空间-32、连接板-42、插接板-41、布线槽-421、连接块-5、卡槽-51、卡齿-3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内容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市第一医院,未经南京市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609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射频美容头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无纺布海绵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