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PLCCLED及其识别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43412.1 | 申请日: | 2017-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728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朱小清;张日光;林胜;陈书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升谱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25 | 分类号: | G01N21/25;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31510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lccled 及其 识别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PLCC LED识别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PLCC LED。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PLCC LED的识别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化、自动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越来越多的便利。对于照明行业而言智能化、自动化也将是其发展的重要方向,线路板在贴片回流焊焊接之后,无需人工检验,而是采用机器视觉全自动检测PLCC LED的极性。
目前,PLCC(Plastic Leaded Chip Carrier,带引脚的数量芯片载体(贴片型))LED的一侧切有一个小斜角,并通过机器识别出小斜角,以进一步识别出PLCC LED的正极和负极的方向。但是,由于在贴片在焊接好之后,因斜角的尺寸太小(通常为0.15*0.15*0.2mm),采用机器难以对小斜角进行识别,并且由于PLCC支架本身结构的限制,使得小斜角的尺寸无法加大,从而使现有技术中的PLCC LED的识别度较低,同时导致识别的准确度降低。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PLCC LED及其识别系统成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PLCC LED,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PLCC LED中的第一涂层具有较高的识别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识别的准确度;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PLCC LED识别系统,在使用过程中提高了识别的准确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PLCC LED,包括PLCC支架,所述PLCC支架上表面的第一端具有可识别的第一涂层;所述第一涂层具有区别于PLCC支架的标记。
可选的,所述第一涂层为油墨涂层,所述第一涂层具有区别于PLCC支架的颜色。
可选的,所述第一涂层为荧光涂层。
可选的,所述第一涂层的长度的取值范围为所述PLCC支架总长度的 10%-80%,所述第一涂层的宽度的取值范围为所述PLCC支架总宽度的 10%-100%。
可选的,所述PLCC支架上表面的第二端具有可识别的第二涂层,所述第二涂层具有区别于所述PLCC支架和所述第一涂层的标识,所述第二涂层的长度与所述第一涂层的长度之和不大于所述PLCC支架的总长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PLCC LED识别系统,包括如上述所述的PLCC LED以及其识别装置。
可选的,所述第一涂层为油墨涂层,所述识别装置包括颜色识别单元,用于识别所述油墨涂层的颜色。
可选的,所述第一涂层为荧光涂层,所述识别装置包括荧光识别单元,用于识别所述荧光涂层。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PLCC LED及其识别系统,包括PLCC支架, PLCC支架上表面的第一端具有可识别的第一涂层;第一涂层具有区别于 PLCC支架的标记。本实用新型通过PLCC支架上表面的第一端上的第一涂层来标识PLCC LED极性,该第一涂层是可识别的,并且具有区别于PLCC支架的标记,以便于采用识别装置对PLCC LED进行极性识别时,只需要识别出位于PLCC支架上表面的第一端的第一涂层即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 PLCC LED中的第一涂层具有较高的识别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识别的准确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PLCC LED识别系统,在使用过程中提高了识别的准确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现有技术和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PLCC LED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PLCC LED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PLCC LED识别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PLCC LED,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PLCC LED 中的第一涂层具有较高的识别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识别的准确度;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PLCC LED识别系统,在使用过程中提高了识别的准确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升谱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升谱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434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