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清洁的纳滤膜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40998.6 | 申请日: | 2017-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111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李艳儿;陈迪民;许建刚;何剑;毛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贝格勒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61/00 | 分类号: | B01D61/00;B01D65/02 |
代理公司: | 温州知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3262 | 代理人: | 汤时达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清洁 滤膜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纳滤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了可清洁的纳滤膜系统。
背景技术
膜系统纳滤:是一种介于反渗透和超滤之间的压力驱动膜分离过程,用于将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物质,如无机盐或葡萄糖、蔗糖等小分子有机物从溶剂中分离出来,允许一些无机盐和某些溶剂透过膜,从而达到分离的效果。现有技术中,无法对纳滤膜进行清洗,直接更换纳滤膜的成本高且增加了不必要的人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无法清洁的缺点,提供了可清洁的纳滤膜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可清洁的纳滤膜系统,包括纳滤膜组件,纳滤膜组件包括第一纳滤膜组件和第二纳滤膜组件,第一纳滤膜组件上设有第一入液管和第一出液管,第二纳滤膜组件上设有第二入液管和第二出液管,第一入液管和第二入液管上均设有入液阀,第一出液管和第二出液管上均设有出液阀,第一入液管和第二入液管上均连接有废水管道,第一出液管和第二出液管连接有清洁管道,第一入液管靠近第一纳滤膜组件的一端的内壁上安装有第一充气圈,第二入液管靠近第二纳滤膜组件的一端的内壁上安装有第二充气圈;还包括控制器和清洁水箱,清洁水箱与第一出液管和第二出液管连接,清洁水箱与第一出液管和第二出液管连接的管道上分别设有第一清洁阀和第二清洁阀,控制器控制入液阀、出液阀、第一清洁阀和第二清洁阀的开合以及第一充气圈和第二充气圈的充气。通过两组纳滤膜组件的交替工作,保证正常过滤的情况下,也对纳滤膜组件进行清洗,同时,结合第一充气圈和第二充气圈的设置,使清洁水流产生对纳滤膜组件的冲力,增加了清洁效果,结构简单合理,实用性强。
作为优选,第一入液管上的废水管道连接在第一充气圈和第一超滤组件之间的位置上,第二入液管上的废水管道连接在第二充气圈和第二超滤组件之间的位置上。
作为优选,第一充气圈的表面设有第一凸条,第二充气圈的表面上设有第二凸条。通过第一凸条和第二凸条缓冲水的压力,并使清洁水柔和地冲刷纳滤膜组件。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通过两组纳滤膜组件的交替工作,保证正常过滤的情况下,也对纳滤膜组件进行清洗,同时,结合第一充气圈和第二充气圈的设置,使清洁水流产生对纳滤膜组件的冲力,增加了清洁效果,结构简单合理,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第一充气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第二充气圈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第一纳滤膜组件、2—第二纳滤膜组件、3—入液阀、4—出液阀、5—废水管道、6—清洁管道、7—第一充气圈、8—第二充气圈、9—控制器、10—清洁水箱、11—第一入液管、12—第一出液管、21—第二入液管、22—第二出液管、121—第一清洁阀、221—第二清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贝格勒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贝格勒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409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