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铜与浓硫酸反应一体化演示实验可视仪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39794.0 | 申请日: | 2017-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158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祁校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祁校骏 |
主分类号: | G09B23/24 | 分类号: | G09B23/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10000 青海省***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硫酸 反应 一体化 演示 实验 可视 仪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铜与浓硫酸的试验仪器,具体是铜与浓硫酸反应一体化演示实验可视仪器。
背景技术
铜与浓硫酸的反应实验高中化学新课标教材中的重要实验,通过此实验使学生深刻地体会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和酸性,对物质性质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高中教材中利用大试管盛装浓硫酸和铜的混合物,然后进行加热,并通过试管口带有玻璃导管的单孔塞将生产的SO2气体进行吸收,此实验中部分SO2极易扩散到空气中形成污染,而且不能立刻证明生成物的相关性质,所以,在一些文献中对铜与浓硫酸反应装置做了一定的改进。例如,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4月第13卷第2期文章《铜与浓硫酸反应实验装置的改进》中将铜片改为可移动的铜丝,增加了一个试管试剂为品红(验证产生的SO2),并增加了尾气吸收装置;化学教育2009年第10期《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探究与改进》中有增加了一支试管进行SO2酸性的验证,然后再接尾气吸收装置。
高中化学中对铜和浓硫酸的反应开始了逐步的探究,体现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和酸性,使学生对初中的化学知识进一步的升华。在此实验中各种物质特殊性质只能分别逐一实验验证,实验时间较长,仪器组装及操作复杂,实验重复性强,产生的SO2气体容易扩散到空气中造成空气的污染,不利于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实验探究精神,因此很有必要设计铜与浓硫酸反应一体化演示实验可视仪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铜与浓硫酸反应一体化演示实验可视仪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铜与浓硫酸反应一体化演示实验可视仪器,包括气体反应加液一体化漏斗和对比反应一体化支管,所述气体反应加液一体化漏斗上部设有液体容器,所述液体容器底部开有往下延伸的内径加液管,内径加液管在靠近液体容器底部位置处设有开口,所述开口通过磨口玻璃活塞密封,所述内径加液管下端伸入到外径容器里,在外径容器上端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导气管(C)和第二导气管 (D);所述对比反应一体化支管包括位于外径容器下方的大试管和小试管,所述大试管上部设有第一导气支管,所述小试管上部设有第二导气支管,所述大试管与小试管用斜坡连通管采用水平坡度连在一起,且采用连接加固杆将大试管与小试管加固连接,所述第一导气管(C)与第一导气支管连通,第二导气管(D)与第二导气支管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液体容器上部开口处安装有磨口玻璃瓶塞。
进一步地,所述外径容器是球形容器,或圆形容器。
进一步地,所述水平坡度是从大试管到小试管的水平坡度,坡度最好为30 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多种物质性质整合在一套实验装置中,实验现象明显,具有很强的对比性,仪器组装及操作简便,药品利用率高,安全实用避免SO2扩散到空气中造成污染,在较短的时间内高效完成连续多步实验。可完成铜与浓硫酸(稀硫酸)的对比反应,并且完成SO2气体与高锰酸钾溶液的反应(还原性验证)和品红溶液暂时褪色(暂时漂白性验证),浓硫酸稀释放热的现象以及Cu2+浓度变化颜色变化的一体化实验,完善了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一体化实验。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对比反应一体化支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气体反应加液一体化漏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铜与浓硫酸反应一体化演示实验可视仪器,包括气体反应加液一体化漏斗和对比反应一体化支管,如图1和2所示,所述气体反应加液一体化漏斗上部设有液体容器,所述液体容器底部开有往下延伸的内径加液管,内径加液管在靠近液体容器底部位置处设有开口,所述开口通过磨口玻璃活塞密封,所述内径加液管下端伸入到外径容器里,在外径容器上端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导气管 (C)和第二导气管(D);所述对比反应一体化支管包括位于外径容器下方的大试管和小试管,所述大试管上部设有第一导气支管,所述小试管上部设有第二导气支管,所述大试管与小试管用斜坡连通管采用水平坡度连在一起,且采用连接加固杆将大试管与小试管加固连接,所述第一导气管(C)与第一导气支管连通,第二导气管(D)与第二导气支管连通。
优选地,所述液体容器上部开口处安装有磨口玻璃瓶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祁校骏,未经祁校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397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