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球透镜精磨磨盘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21037.0 | 申请日: | 2017-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989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古久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共青城旭鸿光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13/00 | 分类号: | B24B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2000 江西省九江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镜 磨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球透镜精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球透镜精磨磨盘。
背景技术
球透镜主要用于光纤之间、激光与光纤之间以及光纤与探测器之间的耦合,由球透镜毛坯经过精磨机和抛光机加工而成,Φ15以下球透镜精磨工艺采用环抛机,将球透镜毛坯放置在多孔盘内,在铸铁磨盘、压膜和金刚砂液三者的作用下,球体达到抛光前的外观,真球度可达到0.01mm,球透镜的精磨需要用到精磨液,但是现有的精磨机的磨盘没有收集精磨液,导致精磨液在打磨球透镜的时候到处飞溅,影响球透镜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球透镜精磨磨盘,具备收集精磨液和提高球透镜的质量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球透镜精磨磨盘,包括上磨盘和下磨盘,所述上磨盘上表面的圆心处垂直焊接有连接套,上磨盘的顶部设有第一环形槽,上磨盘底部的圆心处设有第一V型槽;所述连接套内套接有连接柱,连接套和连接柱通过螺纹啮合;所述第一环形槽的底部布满有第一漏液孔,第一漏液孔的底部连通有第一漏液管,第一漏液孔通过第一漏液管和第一V型槽的顶部连通;所述下磨盘顶部的顶部设有第二V型槽和第二环形槽,下磨盘底部表面的圆心处垂直焊接有驱动盘,驱动盘的底部圆心处卡合有旋转轴,下磨盘的侧壁开设有排液孔;所述第二V型槽和第二环形槽的底部布满有第二漏液孔,第二漏液孔的底部连通有第二漏液管,第二漏液孔通过第二漏液管和排液孔连通,排液孔内紧密连接有排液塞;所述第一V型槽和第二V型槽之间设有球透镜。
优选的,所述第一漏液管和水平面之间存在夹角。
优选的,所述第二漏液孔和竖直面平行,第二漏液管和水平面之间存在夹角。
优选的,所述第一V型槽和第二V型槽以球透镜为中心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排液塞为一种丁晴橡胶制成的构件,排液塞和排液孔的直径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球透镜精磨磨盘,在环形槽上倾倒精磨液,通过第一漏液孔流入第一漏液管内,由于第一漏液管和水平面之间存在夹角,在第一漏液管的精磨液往低处流,在第一漏液管内的精磨液流到第一V型槽上,精磨液使球透镜精磨时能均匀浸润精磨液,使球透镜表面精磨更为均匀;旋转轴带动驱动盘旋转,驱动盘带动下磨盘转动,第二V型槽上收集的精磨液从球透镜流到第二环形槽上,从第二漏液孔流到第二漏液管内,在第二漏液管内的精磨液往低处流,由于有排液塞的存在,精磨液不会随意的排放,收集精磨液时打开排液塞,精磨液从排液孔排出,第二环形槽的设计目的在于为防止部分精磨液飞溅到别处,第二环形槽收集飞溅而出的精磨液,具有收集精磨液和提高球透镜的质量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上磨盘爆炸图。
图中:1上磨盘、11连接套、12第一环形槽、121第一漏液孔、1211第一漏液管、13第一V型槽、2下磨盘、21第二V型槽、22第二环形槽、23驱动盘、231旋转轴、24排液孔、241排液塞、3第二漏液孔、31第二漏液管、4球透镜、5连接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共青城旭鸿光学有限公司,未经共青城旭鸿光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210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球透镜高速抛光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子元器件冷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