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喷淋冷却塔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07429.1 | 申请日: | 2017-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182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任沛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沛怡 |
主分类号: | F28C1/00 | 分类号: | F28C1/00;F28F2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力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1504 | 代理人: | 李强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淋 冷却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淋冷却塔。
背景技术
冷却塔的作用是将携带余热的循环水在塔内与空气进行热交换,把水的热量传输给空气并散入大气,对循环水进行降温。冷却塔的设计是根据水的蒸发原理进行的,是以蒸发扩散带出热量为前提。蒸发损失是为完成水的冷却而必须蒸发的水量。因此,根据冷却塔理论,为达到一定的冷却效果,应尽可能增大蒸发量。冷却塔是能源动力及化工等领域的重要传热传质设备,其作用是排出生产工艺流程的废热,通过使循环冷却水在冷却塔内进行传热传质过程,将循环冷却水的温度降低。
现有技术的冷却塔常年经受日晒,导致其外壳掉漆,从而导致内部金属生锈,降低了冷却塔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克服上述缺点,旨在提供一种喷淋冷却塔。
(二)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喷淋冷却塔,包括塔体,所述塔体下方为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出水口,用于输入冷却后的冷水;
所述塔体上方为塔身,所述塔身与支架之间为进气层,所述进气层设置有百叶窗;
所述塔身上方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内安装有风机,所述风机下方设置有用于控制风机转速的减速箱;
所述出风口中央设有上水管,所述上水管下方设置有增压泵,为上水管提供增压水;
所述上水管穿过塔身,从支架下方延伸至塔体外,并与外部的供水端连通;
所述塔身周身布置有喷淋头;
所述喷淋头呈直角状,并且在两端设置有第一喷嘴和第二喷嘴;所述喷淋头中部通过管路与上水管进行连通。
进一步,所述第一喷嘴与出风口相对应,且所述第一喷嘴与水平面呈30°夹角。
进一步,所述第二喷嘴与塔身相对应,且所述第二喷嘴与水平面呈60°夹角。
进一步,还包括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位于供水端。
进一步,所述塔身中部设置有进水口,用于输入需要冷却的热水。
进一步,所述塔体一侧设置有梯子,所述梯子上端设置有工作平台。
进一步,所述工作平台设置有安全扶手。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通过设置喷淋头,能够为冷却塔塔体进行适当降温,从而延长了冷却塔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喷淋冷却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喷淋冷却塔的喷淋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喷淋冷却塔,包括塔体,所述塔体下方为支架1,所述支架1上设置有出水口2,用于输入冷却后的冷水;
所述塔体上方为塔身3,所述塔身3与支架1之间为进气层4,所述进气层4设置有百叶窗;
所述塔身3上方设置有出风口5,所述出风口5内安装有风机6,所述风机6下方设置有用于控制风机6转速的减速箱7;
所述出风口5中央设有上水管8,所述上水管8下方设置有增压泵9,为上水管8提供增压水;
所述上水管8穿过塔身3,从支架1下方延伸至塔体外,并与外部的供水端连通;
所述塔身3周身布置有喷淋头10;
所述喷淋头10呈直角状,并且在两端设置有第一喷嘴11和第二喷嘴12;所述喷淋头10中部通过管路与上水管8进行连通。
所述第一喷嘴11与出风口5相对应,且所述第一喷嘴11与水平面呈30°夹角。所述第二喷嘴12与塔身3相对应,且所述第二喷嘴12与水平面呈60°夹角。出风口5的高度只有塔身3高度50%不到,因此,选择上述合适的夹角使喷出的水足够覆盖出风口5和塔身3。
还包括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位于供水端,当夏天天气炎热时,通过控制台打开电磁阀,为上水管8进行供水,同时,增压泵9也启动,上水提供压力。
所述塔身3中部设置有进水口13,用于输入需要冷却的热水。
所述塔体一侧设置有梯子14,所述梯子14上端设置有工作平台15,主要用于检修设备使用。
所述工作平台15设置有安全扶手16,保证检修时员工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喷淋冷却塔,通过设置喷淋头,能够为冷却塔塔体进行适当降温,从而延长了冷却塔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性实施方式,凡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修饰或者等效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沛怡,未经任沛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074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凝土振捣器
- 下一篇:一种建筑用移动式钢筋捆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