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产用沥水筐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05562.3 | 申请日: | 2017-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366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曾国波;将永刚;刘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宁源羚有机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43/24 | 分类号: | A47J43/24 |
代理公司: | 重庆乐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21 | 代理人: | 刘佳 |
地址: | 810000 青海省***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沥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沥水工具,特别是涉及一种生产用沥水筐。
背景技术
目前,食品生产时,多数产品会涉及到清洗,清洗后,产品会装到能够沥水的筐子里面,但是由于筐子内装有产品,产品不能受到挤压,所以筐子通常不能直接重叠,这样会耗费较大的生产空间;需要沥干水分的产品若由上到下依次存放,由于上方的筐子一直滴水,会导致位于底部的产品筐子一直不能沥干,影响生产进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直接重叠,且重叠后,位于底部的产品不会受到上方产品滴水的影响,每一个筐内的产品都能快速地沥干水分的生产用沥水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生产用沥水筐,包括沥水筐本体,沥水筐本体的五个面均为网格状,沥水筐本体上部为阶梯状,沥水筐本体底部连接有隔水板,隔水板一侧设有出口,沥水筐本体顶部的边框处设有一个缺口,缺口与出口的位置处于同一竖直线上。
优选地,缺口的宽度大于出口的宽度。
优选地,沥水筐本体两侧设有把手。
优选地,隔水板与沥水筐本体的底部之间的距离为5-10mm。
优选地,沥水筐本体采用塑料制作。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能够直接重叠,而不挤压到下方的产品,且重叠后,位于底部的产品不会受到上方产品滴水的影响,每一个筐内的产品都能快速地沥干水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多个本实用新型重叠使用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中:1-沥水筐本体、2-阶梯状、3-隔水板、31-出口、4-缺口、5-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生产用沥水筐,包括采用塑料制作的沥水筐本体1,沥水筐本体1的五个面均为网格状(图中未示出),沥水筐本体1两侧设有把手5,沥水筐本体1上部为阶梯状2,沥水筐本体1底部连接有隔水板3,隔水板3与沥水筐本体1的底部之间的距离为5mm,隔水板3一侧设有出口31,沥水筐本体1顶部的边框处设有一个缺口4,缺口4与出口31的位置处于同一竖直线上,缺口4的宽度大于出口31的宽度,使得多个本实用新型相重叠时,位于上方的本实用新型的出口31能够容纳于下方的本实用新型的缺口4中。
多个本实用新型重叠使用时,由于沥水筐本体1的上部为阶梯状2,所以当产品存放的高度低于阶梯状2时,可以将多个本实用新型相重叠,而不会挤压到沥水筐本体1中的产品,节约了生产空间;每一个产品的水分会通过沥水筐本体1滴下,滴到隔水板3上,再经过隔水板3一侧的出口31排出,不会滴到重叠在下方的沥水筐本体1中,避免了位于底部的产品长时间都不能沥干水分,隔水板3与沥水筐本体1底部的距离为5mm便足够,因为隔水板3中的水会及时从出口31流出,不会积在隔水板3内。
本实用新型能够直接重叠,而不挤压到下方的产品,且重叠后,位于底部的产品不会受到上方产品滴水的影响,每一个筐内的产品都能快速地沥干水分。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宁源羚有机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西宁源羚有机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055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