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热量计价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48875.X | 申请日: | 2017-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568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发明(设计)人: | 武永顶;刘卓;续秀忠;张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K17/12 | 分类号: | G01K17/12;G01K19/00;G06Q20/1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30 | 代理人: | 陈伟勇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热量 计价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能准确对热量进行测量,应用到具有计价功能的新型智能热量计价器。
背景技术
现如今,我国供热供暖与公共淋浴系统等的计量不够细化,收费不够合理化。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供热供暖企业进入了新的改革期、转型期。面临着历史性的发展际遇,改变传统计费方式并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智能化、人性化的供热体质变革尤为必要。
尽管政府对采暖很重视,然而采暖能耗仍然居高不下,节能建筑并没有起作用。究其主要原因还是目前按面积采暖收费和热水供应按时间计费不符合社会实际发展要求。在一些发达国家,其供热体质都已经过渡到了以实际能源消耗来计费的方式,将住户消耗的能源和所承担费用相关联,既能够较好的节约能源,又使得供热企业积极去提高供热效率和服务。作为热量计价环节,高精度且具有智能计价功能的仪器显得格外具有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传统供热体质以非实际能源消耗的缺点,提供一种智能热量计价器。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智能热量计价器,包括供热体管道、计价器机体盖、控制器、数字显示屏、温度信号传输线、流量信号传输线、传感采集模块、固定螺栓孔、机体外壳、供热体管道、下接口、上接口;供热体管道一端连接下接口,另一端连接上接口,下接口和上接口分别接入外部供热管道;机体外壳与供热体管道为一个整体,并采用高周波塑料焊接;传感采集模块以螺纹连接形式连接于供热体管道之中;机体
外壳包括多个固定螺栓孔,控制器通过所述多个固定螺栓孔螺栓连接在机体外壳;计价器机体盖与机体外壳之间采用卡扣连接;传感采集模块分别通过温度信号传输线与流量信号传输线连接控制器。
所述的新型智能热量计价器具有如下处理功能:(1) 具有温度采集以及流量采集功能(1)具有自标定,自校零和自校正的功能。(2)具有自补偿的功能。(3)能够自动采集数据,并预处理其数据。(4)能够实现自检验,自选量程,自动查询故障。(5)具有数据储存,记忆和信息处理的能力。(6)编写了实时自诊断子程序进行水温和流量的监测;编写了计价子程序,另外编写了误差修正迭代子程序。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热量计价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作为热量计价器,不仅可进行热量采集值,而且同时能分别对供热体温度值与流量值进行实时测量及显示。
2本实用新型实现了采集模块与供热体管道的一体化,即采集模块存在于本实用新型自带的管道中(本管道会存在多型号,实现多用途化),方便本计价器在供热体管道中的安装。
3本实用新型实现自带管道与结构外壳一体化造型设计,管道与机体连接处具有良好的封闭性,具有防水防雾的功能,使控制模块主体工作环境存在于一个稳定安全的环境中,运行更稳定。
4同时机体顶部采用流线型弧顶设计,仪器处于复杂环境中,机体顶部不会积水,具有防水功能。
5本实用新型使用的为整机式安装,即整机一体式安装于管道之中即可对所需热量进行采集、运算和计价等操作。安装使用方便,制造工艺简单,并拥有较好的操作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热量计价器实物的爆炸结构图。
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热量计价器实物的轴测图。
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热量计价器实物的主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热量计价器实物的左视图。
1-计价器机体盖;2-控制器;3-数字显示屏;4-温度信号传输线;5-流量信号传输线;6-传感采集模块;7-固定螺栓孔;8-机体外壳;9-供热体管道;10-下接口;11-上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详细说明一个较佳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参见图1-图4,如图所示,本新型智能热量计价器包含:计价器机体盖1;控制器2;数字显示屏3;温度信号传输线4;流量信号传输线5;传感采集模块6;固定螺栓孔7;机体外壳8;供热体管道9;下接口10;上接口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事大学,未经上海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488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户注册行为预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远程发票代开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