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介入导丝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47634.3 | 申请日: | 2017-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865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刘凌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凌 |
主分类号: | A61M25/09 | 分类号: | A61M25/0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丝 弹簧圈 中段 涂覆 介入导丝 帽盖表面 内外表面 亲水涂层 本实用新型 操作过程 抗菌涂层 血流阻力 不连续 连续状 内涂层 润滑性 外涂层 最外层 后段 减小 抗菌 软质 头端 尾端 硬质 医生 损害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介入导丝,由导丝芯和涂层构成,所述导丝芯由软质前段、中段、硬质后段组合而成,所述导丝芯涂覆有涂层,所述涂层由两部分组成,内涂层为抗菌涂层,外涂层为亲水涂层,最外层亲水涂层一侧刻有刻度,便于医生操作过程中时刻了解导丝深入长度,减少损害;所述导丝芯中段的外表面、弹簧圈内外表面、帽盖表面均涂有涂层,所述涂层在弹簧圈的尾端往头端长为15cm的这段弹簧圈内外表面为按根涂覆于每根弹簧圈表面,具有不连续的特点,其余弹簧圈、导丝芯中段的外表面、帽盖表面的涂层为连续状涂覆,通过结合导丝芯前段和中段的结构,达到加大抗菌的效果,同时减小血流阻力,达到增强润滑性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介入手术医疗器械,尤其指一种介入导丝。
背景技术
随着医学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介入手术也成为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种融合影像诊断和治疗的新型手术方式。其主要方式为在CT、X光、核磁共振、核医学等影像显影设备或技术的监视下,通过人体血管或者自然孔道,利用穿刺针、指引导管、造影导管以及导丝等介入手术器械达到人体内部病变组织附近,其有着创口创伤小,直达病变组织附近,安全系数高,副作用小,并发症少等优点,由于直达病变组织附近治疗,使治疗精准化,高效化。在这种背景下,也越来越多的介入器械被研发而出。其中介入导丝便是其中一种重要的用于血管疾病介入技术的介入器械。介入导丝应具有表面光滑,软度适合等特点,由于其通过血管管道进入机体,细菌容易通过介入导丝进入血液,繁殖生长,甚至形成细菌被膜以及引起不必要的感染、菌血症等,且目前普遍使用的介入导丝并没有刻度指示导丝已经深入的长度,医生手术过程中若不知插入长度易造成对患者的不良影响,若一直使用射线照射又易对医生以及患者造成过多的辐射。以上这些问题都是目前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介入导丝,所述导丝涂有抗菌涂层,以实现抑制细菌入血、繁殖,防止医源性感染。同时,在导丝最外涂层表面增加刻度,以实现医疗人员能较方便得知导丝插入长度,防止不良影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介入导丝,所述导丝芯分为前中后三部分,导丝芯前段为软质导丝芯,由不锈钢材料弹簧圈构成,头端有一半球状帽盖与弹簧圈相连接;导丝芯中段为弹性钛镍合金材料制成,按其形状可分为两段,其中导丝芯中段的前段成圆台状,导丝芯中段的后段为圆柱形,导丝芯后段为硬质导丝芯,由不锈钢材料制成,导丝芯中段的外表面、弹簧圈内外表面、帽盖表面均由抗菌涂层,为方便导丝进入人体,最外层抗菌涂层表面涂有亲水性高聚物,亲水涂层外表面一侧刻有长度刻度。
优选的,所述导丝芯帽盖中央有一通道开口。其分流部分血液通过开口进入导管芯前段内部,并与弹簧圈内侧壁、导丝芯中段的前段圆台的上底面和侧面的涂层相接触,进一步加强抗菌效果。
优选的,所述的抗菌涂层以及亲水性高聚物涂层在弹簧圈的尾端往头端长为15cm的这段弹簧圈为按根涂覆于弹簧圈表面,具有不连续的特点,其余弹簧圈的涂层为连续状涂覆。配合帽盖的开口以及抗菌涂层,使得导丝深入血管时,一部分血液通过帽盖开口进入导丝芯弹簧圈内,而弹簧圈前端的连续涂层具有一定程度上阻挡血液流出导丝芯,从而加大血液与抗菌涂层的接触时间;血液在弹簧圈尾端后20cm开始进入圆台与弹簧圈的间隙,且间隙逐渐减小,从而加快这部分血液流速,造成弹簧圈内血液流速大于圈外,且因弹簧圈尾端后15cm涂层不连续,故而血液可以从此初流出导丝芯,比起现有技术一定程度减少了导丝深入血管的血流阻力,间接达到润滑的作用,同时也进一步加大了血液与抗菌涂层的接触面积,使得抗菌效果更好。
优选的,所述抗菌涂层为交联固化的多种抗菌药剂,进一步的优选庆大霉素,四环素,利福平三种抗菌药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凌,未经刘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476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