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羽毛球拦网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47234.2 | 申请日: | 2017-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423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孙鑫;赵伟柯;郑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63B61/02 | 分类号: | A63B6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羽毛球 拦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体育运动器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羽毛球拦网架。
背景技术
羽毛球是一项室内,室外都可以进行的体育运动。羽毛球运动适合于男女老幼,运动量可根据个人年龄、体质、运动水平和场地环境的特点而定。青少年可作为促进生长发育、提高身体机能的有效手段进行锻炼,运动量宜为中强度,活动时间以40-50分钟为宜。适量的羽毛球运动能促进青少年增长身高,能培养青少年自信、勇敢、果断等优良的心理素质。老年人和体弱者可作为保健康复的方法进行锻炼,运动量宜较小,活动时间以20-30分钟为宜,达到出出汗、弯弯腰、舒展关节的目的,从而增强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的功能,预防和治疗老年心血管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疾病。儿童可作为活动性游戏方法来进行锻炼,让他们在阳光下奔跑跳跃,并要求他们能击到球,培养他们不畏困难、不怕吃苦、不甘落后的品质。羽毛球在中国有着良好的群众运动基础和大众普及亲和度。
在羽毛球运动中,需要具有一定的羽毛球场地,羽毛球场呈长方形,各条线宽均为4厘米,场地上空12米以内和四周4米以内不应有障碍物。球场中央网高1.524米,外侧边线处网高1.55米。网柱位于外侧边线上的场地中央处。而羽毛球网限制了羽毛球运动不能随时随地的进行羽毛球运动,普通的羽毛球网,便携式较差,通常情况下,球网两端与网架之间均有较大的间隙,由于重力的球网中部的高度较低,普通的网架很难达到使球网两端与中部的高度相似,球网两端与中部的高度差距较大,降低了羽毛球的趣味性不利于体育素质和羽毛球竞技水平的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便携式羽毛球拦网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便携式羽毛球拦网架,包括网架和球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架包括有两侧升降杆和中心升降杆,两侧升降杆和中心升降杆下端均连接有三脚架,两侧升降杆包括有左升降杆和右升降杆,左升降杆上部设置有圆孔,圆孔内设置有内螺纹,螺纹连接有挂钩,挂钩上设置有外螺纹,挂钩的外螺纹与圆孔的内螺纹相啮合,左升降杆的上部套有网球套,网球套对应挂钩的位置设置有通孔,通孔相对的一侧的网球套上设置有拉链,球网两端设置有拉链,球网通过拉链与网球套连接,右升降杆与左升降杆的设置相同;球网的中部设置布料通道,布料通道内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两端设置有凹洞,凹洞与中心升降杆连接,中心升降杆上方的端部为弯头,弯头与凹洞间隙配合。
所述的中心升降杆设置有一对,中心升降杆分别在支撑杆的两端。
所述的网球套上端为密封的。
所述的布料通道通过拉链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使羽毛球运动不再受限于羽毛球网的影响,提高了羽毛球网的便携性,避免了球网两端与网架产生间隙,同时通过支撑杆与中心升降杆的设置,使球网两端与中部的高度相同,极大的增加了羽毛球的趣味性,也提高了羽毛球的体育素质和竞技水平。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用新型两侧升降杆上部与网球套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用新型网球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用新型中心升降杆与支撑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用新型网球套与支撑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用新型支撑杆端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用新型的中心升降杆的端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用新型两侧升降杆上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郑州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472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收球功能的乒乓球拍
- 下一篇:空调机组检修试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