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学影像夹胶片用节能型读片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46768.3 | 申请日: | 2017-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943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高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27/02 | 分类号: | G02B2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70 | 代理人: | 刘杰 |
地址: | 43008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学影像 胶片 节能型 读片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医学影像夹胶片用节能型读片器。
背景技术
医学影像是指为了医疗或医学研究,对人体或人体某部分,以非侵入方式取得内部组织影像的技术与处理过程。它包含以下两个相对独立的研究方向:医学成像系统和医学图像处理。前者是指图像形成的过程,包括对成像机理、成像设备、成像系统分析等问题的研究;后者是指对已经获得的图像作进一步的处理,其目的是或者是使原来不够清晰的图像复原,或者是为了突出图像中的某些特征信息,或者是对图像做模式分类等等,作为一门科学,医学影像属于生物影像,并包含影像诊断学、放射学、内视镜、医疗用热影像技术、医学摄影和显微镜。另外,包括脑波图和脑磁造影等技术,虽然重点在于测量和记录,没有影像呈显,但因所产生的数据俱有定位特性(即含有位置信息),可被看作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医学影像。
医学影像读片器的出现大大方便了医学影像的读取,但是目前阶段的医学影像读片器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
现有技术中的医学影像读片器使用不方便,非专业人士无法使用,影像读取不够精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医学影像夹胶片用节能型读片器,解决了或部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医学影像读片器使用不方便,影像读取不够精确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操作简便,能精确读取胶片信息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医学影像夹胶片用节能型读片器,包括:
胶片放置板,开设有容置胶片的胶片放置槽;
胶片扫描器,对应所述胶片放置槽设置,以扫描所述胶片并获得胶片信息;
读片器,与所述胶片扫描器连接,以接收所述胶片信息并生成影像信息及数据信息;
影像显示屏,与所述读片器连接,以接收并显示所述影像信息;
数据显示屏,与所述读片器连接,以接收并显示所述数据信息。
作为优选,所述医学影像夹胶片用节能型读片器还包括:
光线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胶片放置槽中;
所述光线传感器与所述胶片扫描器连接;
其中,所述胶片置于所述胶片放置槽后,所述光线传感器发送信号到所述胶片扫描器,使所述胶片扫描器扫描所述胶片。
作为优选,所述医学影像夹胶片用节能型读片器还包括:
支撑座;所述胶片放置板固定在所述支撑座上;
转动轴,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座的顶部;
连接杆,固定在所述转动轴的上方;
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读片器的外壳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伸缩或缩短带动所述读片器直线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胶片扫描器固定在所述读片器外壳的下方。
作为优选,所述胶片放置板水平设置;
所述胶片扫描器的扫描口竖直向下设置;
其中,所述转动轴转动,能带动所述胶片扫描器及所述读片器转动到所述胶片放置槽的正上方。
作为优选,所述转动轴竖直设置;
所述连接杆与所述转动轴同轴设置;
所述伸缩杆水平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影像显示屏与所述数据显示屏并排设置在所述读片器的外壳前端;
所述影像显示屏与所述数据显示屏之间设置有分隔板;
所述伸缩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读片器的外壳后端,另一端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所述连接杆上;
其中,拧松所述紧固螺栓后,所述伸缩杆能相对所述连接杆摆动。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杆的两侧分别设置一根所述伸缩杆;
每根所述伸缩杆都通过所述紧固螺栓固定在所述连接杆上。
本申请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由于采用了由胶片放置板、胶片扫描器、读片器、影像显示屏及数据显示屏组成的医学影像夹胶片用节能型读片器,胶片放置板开设有容置胶片的胶片放置槽;胶片扫描器对应胶片放置槽设置,以扫描胶片并获得胶片信息;读片器与胶片扫描器连接以接收胶片信息并生成影像信息及数据信息;影像显示屏与读片器连接以接收并显示影像信息;数据显示屏与读片器连接以接收并显示数据信息。使用者只需要开启胶片扫描器,读片器即能将胶片扫描器获得的胶片信息生成为影像信息及数据信息,并分别由影像显示屏及数据显示屏直观且精确的显示出检测结果。这样,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医学影像读片器使用不方便,影像读取不够精确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操作简便,能精确读取胶片信息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技大学,未经武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467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风散热配电箱装置
- 下一篇:采用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实现的自动在线称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