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神经外科手术用留置引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43658.1 | 申请日: | 2017-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068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张镇;伍仕兵;陆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镇;伍仕兵;陆斌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6000 贵州省黔***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流管 分流管座 引流支管 引流口 神经外科手术 本实用新型 留置引流 汇流管 截流阀 注药口 管头 置入 堵塞报警装置 医用引流装置 莫菲式滴管 引流 积液引流 密封卡接 引流主管 注入药物 测压计 连接管 压弯 分控 液瓶 连通 堵塞 畅通 治疗 保证 发现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神经外科手术用留置引流装置,主要涉及医用引流装置领域。包括负压积液瓶、连接管、莫菲式滴管和引流管总成,所述引流管总成包括引流主管、汇流管座、引流支管、分流管座和置入管头,所述汇流管座上设有总控截流阀,所述引流支管上设有堵塞报警装置和分控截流阀,所述分流管座上设有引流口、注药口和测压计,所述引流口与引流支管密封卡接,所述置入管头通过分流管座与引流口、注药口连通。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注入药物治疗和积液引流分开进行,操作更加简单、方便;避免了引流管的受压弯折;引流管发生堵塞时,能够及时的发现,保证引流的畅通;能够更加方便的进行引流管的更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引流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神经外科手术用留置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神经外科手术属于高风险、高难度、高死亡率的外科手术。常规手段是在手术创面和相关部位放置引流管,引流管连接外部引流装置,其目的是将病灶或手术后可能出现的出血、渗血、渗液、积水、坏死组织、肿瘤碎片、手术遗留的气体、血性脑脊液引流到体外,减少有害因素和成分产生继发性损害,降低颅内压和脑反应性水肿。但现有的神经外科手术引流装置有以下不足:
1、现有技术中,术后一般需要通过引流管注入药物,进行颅内抗感染、溶化血肿块治疗,注入药物和积液引流均通过同一条引流管进行,使用时需要首先进行积液引流的截流,然后再进行注入药物,一段时间后再打开控制引流管的阀门,再次进行引流,使用起来危险系数高,操作复杂,很不方便,而且在进行药物注入时,引流管内残余的引流积液会重新注入到颅内引起感染。
2、现有技术中的引流管多采用8~12号的硅胶管,长度在30厘米左右,引流管质地柔软,极易发生受压弯折,弯折后会大大影响引流的畅通,由于引流的积液粘稠,存在坏死组织、肿瘤碎片等固体杂质,弯折处极易发生堵塞,影响引流的畅通,给医务人员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3、现有技术中的引流管在堵塞时很难在第一时间及时的发现,影响引流的畅通,使颅内积液不断累积,颅内压升高,引起医疗事故。
4、现有技术中的引流管在堵塞时如果不能疏通,就要及时更换,更换时要将引流管从颅内取出,然后再重新将新的引流管放入颅内,整个更换过程复杂,而且危险系数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神经外科手术用留置引流装置,它注入药物治疗和积液引流分开进行,操作更加简单、方便,而且在进行药物注入时,避免了引流管内残余的引流积液重新注入到颅内引起感染;很好的避免了引流管的受压弯折,保证了引流的畅通;引流管发生堵塞时,能够在第一时间及时的发现,而且有相应的措施保证引流的畅通,避免了颅内积液不断累积,致使颅内压升高,引起医疗事故;能够更加方便的进行引流管的更换。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镇;伍仕兵;陆斌,未经张镇;伍仕兵;陆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436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吸痰吸引连接管固定帽
- 下一篇:一种按压式医用吸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