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冰融化热测量仪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28084.0 | 申请日: | 2017-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728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万能;赵江东;李牛;张波;张德根;胡训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皖西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25/20 | 分类号: | G01N25/20;G01N25/12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4111 | 代理人: | 杨涛 |
地址: | 237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融化 测量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验测量仪器,具体是一种冰融化热测量仪。
背景技术
采用热平衡原理测定冰的融化热的仪器装置,目前使用最普遍的是量热器。量热器由保温筒、內筒、温度计、搅拌器等组成。利用热平衡原理进行测量。在保温筒内,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以已知质量和温度的水作为高温物体,将已知质量和温度的冰作为低温物体投入水中。当冰完全融化为水后,且系统达到热平衡时,测出水的温度,即可求出冰的融化热。为了得到较准确的测定结果,需要较准确地确定冰的初始温度。通常为此将冰敲成若干小块,置于其自身不断融化形成的冰水中,放置较长时间后,认定其中尚存的冰粒温度已为0℃,取出擦干称重后使用。使用量热器和这种测定方法,存在多种不足之处:制取0℃冰粒的方法不但耗时耗力,效果还很难保证。而且冰粒在取出擦干称重的过程中,继续在融化,带来较大的不便和测量误差。由于冰完全融化所需时间过长,对外散热较多,保温筒和内筒等吸热较大,使热损失增加。水和冰的导热性较差,虽经搅拌,温度分布仍不很均匀,造成水温测量不准。上述以上原因,导致学生实验误差经常过大,难以满足教学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冰融化热测量仪。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冰融化热测量仪,包括盖子、内筒、外筒与电源;所述内筒位于外筒内;所述盖子由内盖与外盖构成,其中,内盖密封盖在内筒上,外盖密封盖在外筒上;位于所述内筒内的内盖一侧上设有压力传感器与加热片;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加热片通过导线连接至电源;所述盖子上设有温度计插孔。
所述外筒为双层结构,中间填充绝缘材料;所述内筒双层结构,中间填充绝缘绝缘材料。
所述内筒开口端面上设有一圈圆柱形磁铁二,内筒开口内设有密封圈;所述外筒开口端面上设有一圈圆柱形磁铁三。
所述电源上设有稳压电压表显示器、电压调节旋钮、电流表显示器、电流表调节旋钮、压力传感器显示器、压力传感器调零旋钮与导线接口。
所述加热片、压力传感器均位于内筒内,压力传感器与内盖连接,压力传感器上贴有加热片。
所述外盖与内盖之间通过设有的支柱连接,外盖上设有电源接口,所述加热片、压力传感器与电源接口连接,电源接口通过导线与电源的导线接口连接。
所述内盖直径与内筒外径相适应,外盖直径与外筒外径相适应。
所述温度计插孔用来放置温度计;所述内盖与所述外盖的底侧上均设有一圈圆柱形磁铁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内筒与外筒间放置冰水混合物,平衡时温度都为零度,使得内筒中的冰水混合物为孤立系统与外界无热量交换,解决了外界环境对测量的干扰;此外,内桶为绝缘体,在加热片对冰块加热的过程中,最大程度的减小了热量的散失,使得加热片产生的热量都被冰块吸收,大大的提高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压力传感器与加热片集成一体,既能够对冰块直接加热,又可以通过压力传感器示数的变化得知系统是否平衡,解释为:加热前,当压力传感器示数上升时,说明冰的质量在增加,系统内冰块的温度低于零度,且冰块温度正在上升;当压力传感器示数下降时,说明冰块正在融化,水的温度依然高于零度;当压力传感器示数不变时,说明系统内冰水混合物为零度,系统达到平衡状态。所以通过压力传感器示数的变化可以确定系统是否达到稳定状态,进而确定实验前冰块确实为零度,将误差减少到最小。
3、提供了系统初态何时为稳定状态的一种方法:加热前,压力传感器示数不变时,与插在内筒中的温度计示数为零相互验证,确定冰水混合物为零度。
4、当内桶中的冰水混合物为孤立系统时,使用压力传感器测冰块浮力与重力差的改变量,得到融化冰块的质量,此方法既可以得到实验中融化冰块的质量,又无需取出冰块,所以整个过程外界与系统无热量交换,大大提高了测量的准确度。
5、提出了一种通过曲线拟合方法求解冰的融化热。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冰融化热测量仪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盖子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盖子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盖子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内筒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外筒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电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皖西学院,未经皖西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280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针织服装热阻测量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急救毯质量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