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经尿道内镜转接帽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21392.0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449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刘迎;余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A61B1/307;A61B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55 | 代理人: | 王海骏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镜 镜鞘 尿道 转接帽 本实用新型 圆柱形管体 中间通道 第二管 管体 密封 手术并发症 膀胱 弹性膜片 手术操作 手术效率 膀胱镜 等口径 电切镜 防漏水 连接镜 留置 外口 充盈 连通 器械 医生 应用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经尿道内镜转接帽,用于连接镜鞘与内镜,包括一圆柱形管体,所述圆柱形管体具有中间通道相互连通的第一管体以及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的前端与所述镜鞘的接口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管体的末端设有一密封所述中间通道的弹性膜片。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经尿道内镜转接帽,可广泛应用于经尿道内镜的各种手术中使用,其可以固定安装于电切镜、膀胱镜等口径较大的镜鞘外口上,起到密封防漏水的作用;实现留置在直径较大的镜鞘上,同时保证镜鞘通道以及膀胱内的充盈状态、且能够采用多种小直径的内镜及器械进行手术操作,能够大大提高手术效率,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并发症,改善医生的操作体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经尿道内镜转接帽。
背景技术
经尿道内镜是现代微创泌尿外科的常规手术器械,主要种类包括膀胱镜、输尿管镜、电切镜、经皮肾镜等,随着外科医生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患者对治疗需求的不断提高,各类内镜也根据手术中特定需要在不断改进,并衍生出众多相应配件,旨在使手术操作更加简单,高效、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随着泌尿外科内镜手术日益精细、微创,及患者病情的复杂多样化,内镜器械及技术发展趋向高清、便捷及多功能化。但是在现有的常规手术中应用各类经尿道内镜时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膀胱镜、输尿管镜、电切镜、经皮肾镜等相互之间由于接口之间不能通用,导致手术操作过程中需要同时使用两种或更多经尿道内镜时需要先更换镜鞘才能使用对应的内镜,由于频繁更换镜鞘导致手术过程中耗时耗力,也增加了患者尿道及膀胱粘膜损伤,并且容易产生手术并发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经尿道内镜在手术过程中,其膀胱镜、输尿管镜、电切镜、经皮肾镜等内镜相互之间由于接口不能通用导致手术操作过程中耗时耗力并且增加患者尿道及膀胱粘膜损伤,容易产生手术并发症的缺点,提供一种经尿道内镜转接帽,其置于大口径的镜鞘外口并且与各种经尿道内镜适配固定,起到密封防漏水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一可供所述内镜从中穿过的圆柱形管体,所述圆柱形管体具有中间通道相互连通的与所述镜鞘的接口连接的第一管体以及可让所述内镜插入所述中间通道且密封所述中间通道的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的前端与所述镜鞘的接口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管体的末端与所述第二管体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管体的末端设有一密封所述中间通道的弹性膜片,所述弹性膜片上设有一可供所述内镜插入所述中间通道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中间通道相互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体为弹性软管。
具体地,所述弹性软管的内径小于所述镜鞘的接口的外径,所述弹性软管与所述镜鞘的接口过盈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体的前端内侧还具有至少两个与所述镜鞘的接口配合固定连接的卡钩。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体的前端外侧还具有至少两个与所述镜鞘的接口配合固定连接的卡钩。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膜片的厚度为0.1mm~2mm,所述弹性膜片上通孔的直径为0.1mm~2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管体的内径为2mm~7mm,所述圆柱形管体的外径为7mm~10mm。
具体地,,所述第二管体的内径为5.5mm,所述圆柱形管体的外径为8mm。
进一步地,所述圆柱形管体的长度为18mm~28mm。
具体地,所述圆柱形管体的长度为24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经尿道内镜转接帽,可广泛应用于经尿道内镜的各种手术中使用,其可以固定安装于电切镜、膀胱镜等口径较大的镜鞘外口上,起到密封防漏水的作用;实现留置在直径较大的镜鞘上,同时保证镜鞘通道以及膀胱内的充盈状态、且能够采用多种小直径的内镜及器械大口径的镜鞘内进行手术操作,能够大大提高手术效率,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并发症,改善医生的操作体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人民医院,未经深圳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213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输尿管软镜注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颈椎拉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