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的血氧线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12110.0 | 申请日: | 2017-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727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杨伟;任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伟康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1/10 | 分类号: | H01B11/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05 | 代理人: | 唐致明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次性 血氧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线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次性的血氧线。
背景技术
医疗线是用于病人手术、治疗、监护用用途的医疗设备或救护用线。医疗线的质量问题直接关系到医疗安全问题和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相较于其他普通应用领域的电线而言,医疗电线的质量要求更高。
医疗血氧数据线缆(简称血氧线)是医生对患者的疾病判断和人体生命体征监测的重要辅助附件。通过采集芯片在采集到人体生命数据后由该线缆传输至监护仪,并体现出血液中氧含量的指数。血氧线在特殊情况下(比如手术、外伤、传染性疾病患者)使用时需要直接接触病患,线材会受到病毒和体液污染,这些情况下线缆使用后不宜再次使用,进行消毒等处理过于麻烦且需消耗成本。而市场上的一次性血氧线缆,使用双屏蔽层的结构造价成本太高,针对一次性使用时对资源浪费较大,所以需要提供一种成本较低且满足一次性使用的血氧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成本较低且满足一次性使用的血氧线。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一次性的血氧线,包括由内到外设置的屏蔽层、隔离层和护套层,所述屏蔽层内设有至少两条信号发出芯线,所述信号发出芯线由导体和包裹在导体外的绝缘层组成,所述屏蔽层与所述隔离层之间设有至少两条信号接收芯线,所述信号接收芯线由导体和包裹在导体外的绝缘层组成。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各所述信号发出芯线相互绞合在一起。
在上述方案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屏蔽层为均匀绕包在所述信号发出芯线外的多支镀锡铜丝。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屏蔽层对所述信号发出芯线的遮蔽率≥95%。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信号发出芯线和所述屏蔽层的集合体与所述信号接收芯线相互绞合在一起。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隔离层为棉纸层。
在上述方案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隔离层对所包裹的内层结构的覆盖率>100%。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各信号发出芯线的绝缘层和各所述信号接收芯线的绝缘层颜色均不相同。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体由多支镀锡铜丝绞合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次性的血氧线,没有采用传统的两层屏蔽层结构,只设有一层屏蔽层,屏蔽层内的信号发出芯线与发光芯片相连接,需要非常高抗干扰性能,所以必须在信号发出芯线外部设置屏蔽层,而信号接收芯线虽然也需要抗干扰性能,但是其抗干扰性能要求并不高,去除信号接收芯线外部的屏蔽层后对血氧线的性能影响并不大,经试验测试发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只设一层屏蔽层的血氧线,大大降低了成本,且仍然能够满足一次性使用的血氧线的性能要求;除此之外,该血氧线还只包含一层护套层,也没有常规线缆设置的填充体,进一步降低了血氧线的成本;该血氧线具有结构简单、线材轻巧、性能达标、成本低廉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一次性的血氧线的横截面图。
图2为一次性的血氧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专利中涉及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实用新型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伟康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伟康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121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HDMI接口的高速传输线缆
- 下一篇:光电复合感温光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