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物质直燃发电锅炉拨料式炉前给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96871.1 | 申请日: | 2017-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931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董晓雪;陈宪生;耿国;潘再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德普新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K3/14 | 分类号: | F23K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8 | 代理人: | 刘玲玲 |
地址: | 101200 北京市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质直 发电 锅炉 拨料式炉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给料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生物质直燃发电锅炉拨料式炉前给料装置,属于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生物质直燃发电锅炉的燃料输送线一般采用皮带机上料,在锅炉的炉前给料机前还有一个供料和分料环节,如果一条皮带机对应一个炉前给料口,当炉前给料口≥2个时,则需要≥2条皮带机来给每个炉前给料口供注。但是,料棚内皮带机太多的话,不仅不便于布置,而且还增加了成本。
若一台皮带机能够对应两个炉前给料口,则将减少一半的上料皮带机,这就需要在炉前设置一台分料装置,以使来料一分为二,分别供给两个炉前给料口。
图1所示的炉前料仓,由进料口1、取料机3和出料口2组成,是目前我们使用的相对成熟的一种,在电厂应用较多。
一、关于供料
这种炉前料仓虽然叫“料仓”,但是对燃料的缓冲作用并不大,黄杆料在仓内存料较多时,由于“剪切效应”的存在,出料阻力会加大很多,提高出料口高度可以有效降低“剪切效应”的影响,但出料均匀性会下降。
常规的螺旋类给料装置(取料机3)在应对秸秆类物料时,经常有蓬料、转动受阻等情况发生,导致出力不稳定,影响安全稳定运行。
另外,此种结构的料仓还有占用空间大、装机电耗高、设备费用多等问题,并不是理想的炉前给料设备。
二、关于分料
即使对图1所示的炉前料仓进行改造,使其具有将来料一分为二分别供给两个炉前给料口的功能,但是其结构决定了其仍然存在一些缺陷,例如:
1、出料螺旋数量较多,总驱动功率较大;
2、料位检测与控制不准确;
3、出料易堵塞;
4、出料量控制不稳定;
5、占用空间大;
6、造价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占用空间小、可将来料一分为二、出料顺畅且出料量稳定的生物质直燃发电锅炉拨料式炉前给料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生物质直燃发电锅炉拨料式炉前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拨料耙和驱动装置,其中,
前述壳体呈短裤状,顶部中间为进料口,底部两边为出料口;
前述拨料耙安装在壳体的内部,位于进料口的正下方,其能够绕轴做圆周摆动,将进料口处的来料分拨至两个出料口出料;
前述驱动装置与拨料耙的转轴连接,能够驱动拨料耙绕轴做圆周摆动。
前述的生物质直燃发电锅炉拨料式炉前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壳体由钢板组焊而成。
前述的生物质直燃发电锅炉拨料式炉前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壳体的左/右侧壁上设置有人孔门。
前述的生物质直燃发电锅炉拨料式炉前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壳体的左/右侧壁上设置有消防喷头。
前述的生物质直燃发电锅炉拨料式炉前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壳体的前/后侧壁上设置有检查门。
前述的生物质直燃发电锅炉拨料式炉前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壳体的内部、位于出料口处焊接有溜料板。
前述的生物质直燃发电锅炉拨料式炉前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驱动装置包括:电动机、驱动轴、第一曲柄、连杆缓冲器和第二曲柄,其中,
前述电动机为空心轴双侧输出,驱动轴通过键安装在电动机的双侧,第一曲柄安装在驱动轴的外端部,第一曲柄的另一端设有一外伸的短轴,连杆缓冲器的一端与第一曲柄上的短轴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曲柄连接,第二曲柄的另一端与拨料耙的转轴连接。
前述的生物质直燃发电锅炉拨料式炉前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驱动轴的外部套有方座外球面轴承,前述方座外球面轴承固定在壳体的前、后两个侧壁上。
前述的生物质直燃发电锅炉拨料式炉前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拨料耙的转轴的外部安装有轴承组件,前述轴承组件固定在壳体的前、后两个侧壁上。
前述的生物质直燃发电锅炉拨料式炉前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料板,前述挡料板设置在壳体内部的上侧,并固定在壳体的前、后两个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1)布置空间较小,占用面积少;
(2)结构简单,采用钢板组焊,可批量生产,缩短供货周期;
(3)不易堵料,出料均匀,出料量稳定可控;
(4)驱动设备较少,能耗和造价均得到降低;
(5)适用范围广,可适用多种燃料,例如:黄杆、黄灰、黄杆与黄灰掺烧等。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德普新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德普新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968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质直燃发电锅炉炉前分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链排炉的送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