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凹模套安装圆孔检测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91343.7 | 申请日: | 2017-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565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彭旭;胡晓峰;张耀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数码模车身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12 | 分类号: | G01B5/12;G01B5/18 |
代理公司: | 重庆乐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21 | 代理人: | 刘佳 |
地址: | 400085 重庆市大渡***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凹模套 安装 圆孔 检测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冲孔工序类模具制造的辅助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凹模套安装圆孔检测工具。
背景技术
当前汽车行业竞争加剧,开发周期进一步紧缩,冲压零部件的精度需求不断提升的环境下,对下游模具生产商要求愈发严格。
零件上占比较大的冲孔工序,对各冲孔处基本都采用标准件,例如凹模套的模具结构设计。在实际生产制造过程中,精加工完成后,标准件装配前,则需要对凹模套安装孔的孔径及深度加以检测其合格性,以便能一次性顺利装配,保证后续冲压生产的正常使用。
由于传统检测工具的限制,通常只能将测量安装圆孔的孔径大小和孔深分开测量,如果出现孔径较小的情况,甚至不易测量到孔深。然而测量工具不统一,重复测量误差较大,操作性差,检测效率低下,不能满足快速高效的检测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凹模套安装圆孔检测工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凹模套安装圆孔检测工具,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有止端、过渡段和通端的塞规,所述止端、过渡段和通端均呈圆柱形,其中所述过渡段和所述通端的直径均小于所述止端的直径,且所述过渡段的直径还小于所述通端的直径;在所述通端的外表面上开设有一个竖直向下贯穿该通端表面的长方形容尺槽,在所述容尺槽中设有与所述容尺槽间隙配合的测量直尺,在所述测量直尺的正面设有刻度标识,并且所述测量直尺的表面与所述容尺槽的槽边缘平齐。
进一步地,所述刻度标识设置在距离所述测量直尺底部20mm处,并且此20mm处为所述刻度标识的起始刻度,距所述测量直尺底部的35mm处为此刻度标识的终止刻度。
进一步地,在所述刻度标识上,每两个相邻刻度线之间的间距为1mm。
进一步地,所述测量直尺呈长方体结构,而测量直尺底部的四个边角为直角倒角结构,并且此直角倒角结构的直角边长度为5mm。
进一步地,所述测量直尺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凹模套安装圆孔的检测过程中,检验时,如果被检孔能被塞规的通端轻轻通过,表示孔的直径比最小极限尺寸大;反之如果被检孔不能被塞规的止端通过,表明孔的直径比最大极限尺寸小,说明被检孔的直径在所规定的极限尺寸范围内,即被检孔合格。如果通端塞不进孔内,止端当然进不去,表明被检孔的直径做得太小,比允许的最小极限尺寸还要小,即不合格。如果塞规的通端和止端都能塞入被检孔内,说明孔的实际尺寸比允许的最大极限尺寸还要大,超差了,即不合格。利用塞规的通端和止端为被检孔检测了孔直径是否合格后,在被检孔直径合格的前提下,将塞规的通端塞入凹模套安装圆孔中直至通端底部与凹模套底部相抵,在通端的容尺槽中设有间隙配合的测量直尺,测量直尺滑入容尺槽中,并保持测量直尺的底部与通端底部平齐,此时检测人员水平读取刻度标识上的数值,即为被检孔的孔深。标准凹模套高度为整数值,孔深数值的误差范围在0~0.5mm之间,则此凹模套高度合格。使用此检测工具,能够在检测被检孔孔径是否合格的同时,还能测量出凹模套安装圆孔的具体深度,并且凭此深度数值还能判断凹模套的高度是否合格。减少更换检测工具所带来的误差,提高检测效率。本检测工具结构简单,可操作性强,重复测量的可靠性高,适合推广普及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凹模套安装圆孔检测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主视图。
图中,1-塞规;11-止端;12-过渡段;13-通端;2-容尺槽;3-测量直尺;31-刻度标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凹模套安装圆孔检测工具,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有止端11、过渡段12和通端13的塞规1。所述止端11、过渡段12和通端13均呈圆柱形,其中所述过渡段12和所述通端13的直径均小于所述止端11的直径,且所述过渡段12的直径还小于所述通端13的直径。在所述通端13的外表面上开设有一个竖直向下贯穿该通端13表面的长方形容尺槽2,在所述容尺槽2中设有与所述容尺槽2间隙配合的测量直尺3。在所述测量直尺3的正面设有刻度标识31,并且所述测量直尺31的表面与所述容尺槽2的槽边缘平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数码模车身模具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数码模车身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913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长条形部件孔径检测组件
- 下一篇:球笼星形套的球道和外圆面偏心距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