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埋式止水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88077.2 | 申请日: | 2017-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712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马伟斌;林传年;马荣田;郭小雄;王志伟;付兵先;马超锋;柳墩利;张伟;安哲立;常凯;邹文浩;赵鹏;牛亚彬;李尧;张文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D29/16 | 分类号: | E02D29/16;E21D1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华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611 | 代理人: | 刘华联 |
地址: | 10008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埋式 止水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埋式止水带。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随着各类隧道工程的需要,隧道的建设规模越来越大。而且,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地质条件特别复杂。相应地,为提高隧道的安全性能,就需要提高隧道内的施工缝和伸缩缝的防水标准。
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中埋式止水带来实现施工缝与伸缩缝的防水功能。针对中埋式止水带,其主要用于在混凝土变形缝、伸缩缝等混凝土内部设置的止水带产品,具有以橡胶材料弹性和结构形式来适应混凝土伸缩变形的能力。
但是,在隧道中,中埋式止水带的两侧固定于缝隙两侧的混凝土内部。因为中埋式止水带质软,故其安装在隧道的断面上时,在高压作用下,中埋式止水带易移位。中埋式止水带的移位就会降低缝隙之间的防水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中埋式止水带。该中埋式止水带可有效避免移位,提高了隧道防水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中埋式止水带,包括:
一种中埋式止水带,包括基体,所述基体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至少两条止水条,所述基体的内部和/或上表面和/或下表面固接有至少一条加强筋。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强筋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止水条的长度方向垂直。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强筋的高度不大于所述止水条的高度。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强筋呈块片状、条状或网状设置。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强筋与所述基体一体化设置。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强筋的横截面的长设为20-50mm,且宽设为5-1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加强筋的存在不仅极大地增加了基体的抗压能力,而且使得中埋式止水带不会在高压下因变形而移位。由此,中埋式止水带具有良好的止水能力,从而保证了施工缝与伸缩缝等缝隙之间的防水效果。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
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中埋式止水带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中埋式止水带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中埋式止水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中埋式止水带的正视图(一);
图5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中埋式止水带的正视图(二)。
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在本申请中,方位性用语“上”、“下”、“左”、“右”等均参照附图而定。
中埋式止水带具有高弹性能,从而在各种荷载下会产生弹性形变,而且,其在遇水后会发生体积膨胀。因此,中埋式止水带能起到坚固密封的作用,既能防治建筑物外部水进入建筑物内部,又能防止建筑物内部水渗到外界。同时,中埋式止水带还能起到减震缓冲作用。
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中埋式止水带31的结构。根据图1,该中埋式止水带31包括基体1,基体1呈板状设置。基体1可由橡胶材料制成。基体1的中心处开设有圆形通孔,圆形通孔的横截面为同心圆。基体1在圆形通孔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至少一条止水条11。在本实施例中,在基体1的中心部分(圆形通孔)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两根止水条11,且基体1左右两侧的止水条11分别对称设置。止水条11不仅提高了该中埋式止水带31的止水效果,而且也提高了该中埋式止水带31的抗压能力。
在基体1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固接有至少一条加强筋2。如图1所示,在基体1的上表面上固接有两条加强筋2,该加强筋2呈条状设置。该两条加强筋2彼此之间间隔一段距离。针对加强筋2的分布,还可如图2所示,加强筋2可以朝向该中埋式止水带31的中部延伸,但是,该加强筋只与该中埋式止水带31中部的外壁接触。
此外,加强筋2呈刚性设置,加强筋2可由强度高于基体的材料制成。在一个实施例中,加强筋2可由不锈钢材料制成。加强筋2的存在不仅极大地增加了基体1的抗压能力,而且使得中埋式止水带31不会在高压下因变形而移位。由此,中埋式止水带31具有良好的止水能力,从而保证了施工缝与伸缩缝等缝隙之间的防水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880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哑铃组装辅助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刹车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