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集运鱼系统的螺旋式动力扰动水流诱鱼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84130.1 | 申请日: | 2017-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067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王继保;石小涛;许勇;吴磊;夏伟;陈艳超;申其明;李光浩;胡旭;程一鑫;陈和春;吴欢;杨盼;宋基权;向晨光;郑霞忠;陈雅楠;董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8/08 | 分类号: | E02B8/08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集运 系统 螺旋式 动力 扰动 水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水电工程环境领域,尤其是一种应用于集运鱼系统的螺旋式动力扰动水流诱鱼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生态水利”成为了水利界的高频词汇。在水利建筑物中最常见的就是大坝,而大坝的修建,阻隔了洄游性鱼类的洄游通道,对鱼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了使鱼类安全过坝,科研工作者对众多过鱼设施进行了研究。其中,集鱼船相比于鱼道、鱼闸、升鱼机等固定过鱼设施具有机动灵活、造价相对低廉、对枢纽布置无干扰等优点,不仅能够恢复水生生物交流,而且能够适应鱼群变化规律,实现鱼类安全过坝,但由于集鱼船过鱼通道断面相对整个河道较小,鱼类不易找到集鱼船鱼道进口,可能出现集鱼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为此设计者们通常在集鱼船下游设置了一些诱鱼设施。
传统诱驱鱼措施按照对鱼类影响因子的不同,主要可分为声音、光照、电流等诱驱鱼方式,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有的成本高、有的技术复杂、有的使用不方便,有的导鱼效果不高等。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水流水利特性是鱼类确定游泳方向的主要因子之一,鱼类能通过身体表面的侧线感觉到流速、紊动强度和压力的变化,其行为受紊动尺度及其作用范围影响。因此,研究者开始利用鱼对流场的感应而引发的接近行为,研究新的诱鱼技术,达到诱鱼及导鱼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应用于集运鱼系统的螺旋式动力扰动水流诱鱼装置,其目的在于通过改变螺旋叶片的转速来控制集鱼舱道喇叭进鱼口的流速,增强水流流速及紊动大小及分布,形成鱼类偏爱性的水流条件,以达到诱鱼和导鱼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集运鱼系统的螺旋式动力扰动水流诱鱼装置,它包括固定安装在集鱼船下游集鱼舱道喇叭进鱼口与导鱼栅之间的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与调速电机的输出轴相连,并驱动其转动,所述螺旋叶片和调速电机安装在网罩的内部,所述网罩通过连接杆与集鱼舱壁固定相连。
所述集鱼舱道喇叭进鱼口处的螺旋叶片与集鱼舱道侧壁垂直安装,并由上至下悬于集鱼舱道上方。
所述螺旋叶片为三片式或四片式或九片式结构,采用轻质不锈钢制成。
所述螺旋叶片的最大宽度为0.15~0.25m,长度为0.25~0.3m,厚度为1~3mm。
所述调速电机与变频器相连,能够控制其转速,并调节螺旋叶片的转动速度。
所述钢丝网罩网格间距为5~8mm。
所述连接杆和网罩之间的连接为刚性连接,而且连接杆与集鱼舱道侧壁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有益效果:
1、只需控制螺旋式动力扰动水流诱鱼装置中螺旋叶片的转速,就可改变水流流速,使水流达到各种鱼类偏好的流速,从而达到诱鱼的目的,提高集运鱼系统导鱼的效率。
2、通过应用于集运鱼系统的螺旋式动力扰动水流诱鱼装置的合理群体布置在集鱼舱道下游产生诱鱼的区域性流场增强了集鱼船等集运鱼系统的导鱼能力。
3、充分考虑了鱼类的生态习性,利用的是鱼类的趋流性,通过改变水流结构以达到改善集运鱼系统导鱼效果的方法,避免了外部声、光、电流等对鱼的不利影响。
4、只需在原有集运鱼导鱼设施基础上布置适量的螺旋式动力扰动水流诱鱼装置,就可达到诱鱼进入集鱼箱的目的,使用成本低。
5、不会产生污染环境和水体有害物质,不会破坏河道水生态和环境系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集运鱼系统的螺旋式动力扰动水流诱鱼装置采用四片式螺旋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螺旋叶片采用九片式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集运鱼系统的螺旋式动力扰动水流诱鱼装置在集鱼船集鱼舱道喇叭进鱼口处的布置示意图。
其中,5--螺旋式动力扰动水流诱鱼装置;6--喇叭进鱼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应用于集运鱼系统的螺旋式动力扰动水流诱鱼装置,它包括固定安装在集鱼船下游集鱼舱道喇叭进鱼口与导鱼栅之间的螺旋叶片1,所述螺旋叶片1与调速电机2的输出轴相连,并驱动其转动,所述螺旋叶片1和调速电机2安装在网罩3的内部,所述网罩3通过连接杆4与集鱼舱壁固定相连;
所述集鱼舱道喇叭进鱼口处的螺旋叶片1与集鱼舱道侧壁垂直安装,并由上至下悬于集鱼舱道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841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