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全行车手机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58754.6 | 申请日: | 2017-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424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发明(设计)人: | 何鹏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鹏程 |
主分类号: | H04M1/04 | 分类号: | H04M1/04;B60R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行车 手机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机支架,具体涉及一种安全行车手机支架。
背景技术
在轿车越来越普及的现在,随着通讯设备的日益发展,人们在开车时使用手机的现象越发平凡,因为开车使用手机引发交通事故的比例越来越大,我们时常能听到因开车使用手机引发交通事故的新闻,在开车前,人们总是会告诉自己开车不能使用手机,但在真正开车时,会放宽自己对此种行为的约束,因此如何将人们开车前不使用手机的决心利用在开车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传统车载手机支架只具有放置手机的功能,却没有将手机锁死与手机支架上的功能,因此人们在开车时遇到需要接电话发消息的情况时可以轻易地将手机从手机支架上取下,这就埋下了引发车祸的隐患。
中国专利CN 201310150517.4公开了一种基于重力加速度传感器的路面平整度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检测车速、重力加速度传感器及其采样频率 ;采用不同车型的测试车辆在不同路面平整度道路行驶,获取重力加速度传感器的重力加速度值 ;对采集到的重力加速度值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功率谱密度 ;建立同种车型的功率谱密度与 IRI 的拟合模型 ;对同种车型的拟合模型进行普通适用性检验,得到不同车型的功率谱密度与 IRI 的拟合模型 ;对不同车型的功率谱密度与 IRI 的拟合模型进行普通适用性检验 ;根据通用拟合模型以及采集到的重力加速度值,进行路面平整度检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检测基于重力加速度数据,可以解决目前激光平整度检测车价格昂贵且检测工序繁琐的问题。
上述专利通过重力加速度传感器检测车辆行驶过程中因路面不平整所带来的重力加度值的变化,来检测路面平整度,如将该套装置与手机支架结合,通过重力加速度信号的有无来决定手机支架的关闭与解锁。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行车前将手机放上,当车辆行进过程中将锁止手机,避免用户在行车途中取下并操作手机,在车辆停止后方可取出手机的安全行车手机支架。
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全行车手机支架,包括底座、设置于底座两侧的夹紧卡爪,所述夹紧卡爪分为左卡爪与右卡爪,所述左卡爪设有与底座相适配滑动伸缩的第一滑动部及第二滑动部,所述第一滑动部朝向第二滑动部的一面设有齿条,所述右卡爪设有与底座相适配滑动伸缩的第三滑动部及第四滑动部,所述第三滑动部朝向第四滑动部的一面设有齿条,所述左卡爪与右卡爪的齿条之间设有分别与第一滑动部及第三滑动部啮合控制左右卡爪开合的齿轮,所述齿轮上设有自锁电机,所述底座上设有控制自锁电机旋转的电子开关及用于检测手机是否存在的感应探头,所述底座内设有重力加速度传感器及用于分析重力加速度数据的控制模块,所述底座上还设有与汽车USB相连的USB插头及与手机充电口相连用于充电的数据插口,所述底座一端设有固定卡爪,所述底座另一端设有上卡爪,所述上卡爪设有与底座滑动配合且向底座内运动收缩的上卡爪滑动部,所述上卡爪滑动部末端设有拉簧,所述拉簧一端与底座内侧相连。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感应探头在手机放置于手机支架上时会控制自锁电机开启并带动齿轮旋转使左右卡爪收缩夹紧手机,所述控制模块在汽车行驶时根据重力加速度传感器的信号来锁定自锁电机,并使电子开关暂时失效,汽车停止后方可通过电子开关控制自锁电机旋转使左右卡爪松开手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卡爪、上卡爪、左卡爪及右卡爪上用于夹紧手机的面为倾斜面,所述倾斜面在卡爪夹紧手机时可使手机侧面沿倾斜面滑动使其紧贴底座,有效杜绝了手机被强行从底座扯出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相比现有的手机支架,通过倾斜面夹紧的方式固定手机,可对各种厚度的手机实施夹紧锁定,适用尺寸范围广,底座上设置的感应探头在手机放入时可通过自锁电机自动夹紧手机,底座内部的重力加速度传感器在车辆运动过程中将锁止自锁电机避免用户在行车途中取下手机拨打电话,当车辆停止后,方可按压电子开关解锁电机取下手机,并能通过USB插头连接车辆为其自身提供动力的同时可通过数据插口为手机充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内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鹏程,未经何鹏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587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