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公路防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48617.4 | 申请日: | 2017-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464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霍艳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八局集团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7/06 | 分类号: | E01F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0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公路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交通设施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公路防眩装置。
(二)背景技术
防眩板是为解决对向车灯眩光、生产制造的安装在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上的一种交通安全产品。从材质上分为钢制防眩板、塑料防眩板和玻璃钢防眩板,从外观上分类,常见的有普通直板、反S形、仿浮雕防眩板和公路景观防眩板。现在公路上常用的防眩板为直板形塑料防眩板,这种防眩板在使用过程中容易被风吹断,尤其是在一些沿海地区。当遇到台风等风力较大天气时,由于防眩板根部应力最集中,风力矩也最大,因此,根部是防眩板最容易断裂的位置。很多沿海地区的高速公路在台风过后,经常出现防眩板被大面积吹断的情况。另外,防眩板在投入实际使用后,时常会被大货车侧面的帆布或绳子挂住,进而导致几十片甚至上百片防眩板的折断。这极大地增加了运营者的维护成本,造成了资源浪费。同时,被折断的防眩板碎片给高速公路上的行驶车辆带来了安全隐患。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方便实用、成本低廉、抗风能力强、不易被风吹断、能够在外力作用下沿着力作用的方向倾倒、并能够在外力消失后自动复位的公路防眩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公路防眩装置,包括一中空的顶部开放设置的圆形底座,在圆形底座的底部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在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之间设有一水平设置的穿过圆形底座的转轴,在圆形底座内部空腔中套设有一圆盘,在圆盘的顶部固连有一竖直设置的支撑杆,在支撑杆的表面上等距间隔固连有四个竖直设置的防眩板,在圆形底座上部设有两个相互配合的半圆形护盖,在每个半圆形护盖的圆心处各开设有一个与支撑杆相配合的半圆形孔,在每个半圆形护盖上均开设有若干个圆孔,在圆形底座的底部焊接有一连杆,连杆的底部焊接有一配重。
所述圆形底座由铁质材料制成。
所述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均由铁质材料制成,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均呈L形,在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的底部分别设有安装孔。
所述转轴由铁质材料制成,转轴的两端分别焊接在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上,在圆形底座内部设有可供转轴穿过的通孔。
所述圆盘由塑料材料制成,圆盘的直径与圆形底座内部空腔的直径相同。
所述支撑杆由塑料材料制成,支撑杆的底端通过粘接剂与圆盘的顶部粘接固连。
所述防眩板由塑料材料制成,防眩板的侧边通过粘接剂与支撑杆粘接固连。
所述半圆形护盖由塑料材料制成,所述半圆形孔的直径略大于支撑杆的直径。
在圆形底座上设有与圆孔位置一一对应的螺纹孔。
所述配重和连杆均由铁质材料制成,连杆的顶端焊接在圆形底座上,配重的顶端焊接在连杆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公路防眩装置,结构合理,方便实用,成本低廉,包括一中空的顶部开放设置的圆形底座,在圆形底座内部空腔中套设有一圆盘,在圆盘的顶部固连有一竖直设置的支撑杆,在支撑杆的表面上等距间隔固连有四个竖直设置的防眩板,当遇到风力较大天气时,防眩板受到横向风力袭击时带动支撑杆和圆盘旋转,将风能转化成动能,这样就能够减少支撑杆根部所受的应力,从而增强本实用新型的抗风能力,使得本实用新型不易被风吹断。另外,在圆形底座的底部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在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之间设有一水平设置的穿过圆形底座的转轴,在圆形底座的底部焊接有一连杆,连杆的底部焊接有一配重,这样当本实用新型被大货车侧面的帆布或绳子挂住后,圆形底座能够绕转轴沿着外力作用的方向倾倒,外力消失后,又能在配重的作用下复位,这样防眩板就不会被汽车挂断折损,使高速公路运营者的维护成本明显降低。同时,由于路面上没有被挂断折损的防眩板碎片,高速公路的行车安全得到了有效提高,适于广泛推广应用。
(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防眩板的分布图;
图3为图1中半圆形护盖的俯视图。
图中,1圆形底座,2第一支柱,3第二支柱,4圆盘,5支撑杆,6防眩板,7半圆形护盖,8半圆形孔,9圆孔,10安装孔,11转轴,12连杆,13配重。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八局集团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八局集团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486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跨混凝土简支梁桥整体顶升系统
- 下一篇:市政道路用吸尘消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