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声波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48468.1 | 申请日: | 2017-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099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陈富;曹中明;陈金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奥迪威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7/537 | 分类号: | G01S7/537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周修文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声波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感器,特别是涉及一种超声波传感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超声波传感器包括壳体与换能元件。所述壳体具有一端开口的腔体。换能元件装设在腔体中,换能元件通过引线连接至外部设备。实际使用过程中,外部设备经常通过引线拉动换能元件,容易使得引线与换能元件之间的接触部位发生松脱,导致换能元件与引线的电接触不良,而使得超声波传感器无法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超声波传感器,它能够避免引线与换能元件间发生松脱现象,保证超声波传感器正常使用。
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超声波传感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一端开口的腔体;换能元件、转接电路板、第一导线与第二导线,所述换能元件、所述转接电路板均装设在所述腔体中,所述换能元件通过所述第一导线与所述转接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转接电路板通过所述第二导线连接至外部设备。
上述的超声波传感器,在腔体中增设转接电路板,换能元件通过第一导线连接至转接电路板,而并非直接与外部设备连接,转接电路板便能够避免外部设备的晃动导致换能元件与第一导线之间出现接触不良现象,从而能够保证超声波传感器正常运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能元件通过胶体粘接在所述腔体的底壁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腔体中填充有灌封胶,所述换能元件、所述转接电路板固定于所述灌封胶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侧壁设有由所述开口端面朝向所述腔体底壁方向延伸的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与所述腔体相连通,所述转接电路板电性连接有接地导线,所述接地导线端部装设至所述第一安装槽中。这样,转接电路板通过接地导线与壳体电连接,实现转接电路板接地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槽底壁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装设有用于固定所述接地导线端部的紧固件。如此,通过将紧固件装入第一安装孔中,来实现将接地导线端部固定于第一安装槽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孔为铆接孔,所述紧固件为与所述铆接孔相应设置的铆接件。将铆接件直接插入到铆接孔中,便可以实现将接地导线端部固定于第一安装槽中,操作较为方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孔为螺纹孔,所述紧固件为与所述螺纹孔相应设置的螺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侧壁设有由所述开口端面朝向所述腔体底壁方向延伸的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与所述腔体相连通,且所述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相对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侧壁上。一般地,换能元件振动时会有部分能量传递到壳体上,若在壳体侧壁上仅设置第一安装槽,容易在第一安装槽所在侧区域产生寄生振动,超声波传感器使用过程中寄生振动容易对盲区探测产生干扰。而在壳体侧壁上相对设置第一安装槽与第二安装槽,则能有效抑制寄生振动集中壳体的其中一侧,能避免对盲区探测的干扰,使得超声波传感器的性能较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槽与所述第二安装槽关于所述腔体中心轴对称设置。如此,对寄生振动集中于壳体其中一侧的抑制效果更好,对盲区探测的抗干扰性更好,使得超声波传感器的性能更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安装槽底壁上设有第二安装孔。如此,接地导线也可以通过紧固件安装于第二安装槽的第二安装孔中,使得安装效率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超声波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超声波传感器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10、壳体,11、腔体,111、开口,112、腔体中心轴,12、第一安装槽,121、第一安装孔,13、第二安装槽,20、换能元件,30、转接电路板,40、第一导线,50、第二导线,60、灌封胶,70、接地导线,80、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奥迪威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奥迪威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484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急诊内科用氧气面罩
- 下一篇:一种地下室复合外墙防裂防渗结构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