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风洞的龙卷风模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45797.0 | 申请日: | 2017-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567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姚裕;李先影;吴洪涛;吕常魁;刘源;赵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9/04 | 分类号: | G01M9/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曹翠珍 |
地址: | 21001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龙卷风 流场 升降台 模拟器 本实用新型 电机 导流装置 风洞实验 整流装置 蜂窝器 整流罩 风洞 风塔 上下移动调节 模拟自然界 风扇转子 内部安装 平动机构 试验模型 筒体结构 轴线平行 导流板 高宽比 雷诺数 涡旋风 洞壁 平动 上壁 升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基于风洞的龙卷风模拟器,其中,风塔整体为筒体结构,安装在风洞实验段上壁外侧;风塔主要包括整流装置和导流装置;整流装置包括整流罩和蜂窝器;整流罩内部安装电机和风扇转子;通过改变电机的转速实现调节流场的雷诺数;导流装置主要是产生涡旋风场的导流板;蜂窝器用于整流,与电机的轴线平行;升降台安装在风洞实验段上下洞壁之间,通过升降台的上下移动调节流场的高度,进而调节流场的高宽比;通过升降台上表面的平动机构实现被试验模型与龙卷风的平动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安装使用方便,能够更好地模拟自然界不同情况下的龙卷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龙卷风模拟器,尤其涉及基于风洞的实验室用龙卷风模拟器。
背景技术
龙卷风是一种极端天气现象,它具有极大的破坏力。目前,对于龙卷风风场特性研究主要有风场实测、理论分析、实验室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等方法,而实验室物理模拟装置大多数都是基于Ward型模拟系统的原理建造。Ward型模拟系统能够模拟多种类似龙卷风的涡旋风场,但该系统无法考虑龙卷风的水平移动。Haan等在Ward研究基础上,改进了Ward型模拟系统,将风机以及导流板都安装在模拟器顶部,并通过移动台架来模拟龙卷风的水平运动,试验数据得到了多普勒实测数据的验证。王锦等基于Haan型模拟系统建造了TVS龙卷风模拟器,该模拟器能够在水平方向上移动,最大移动速度只能达到0.4m/s。现有的龙卷风模拟装置普遍存在移动速度小及应用领域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范围广、安装使用方便、移动速度调整范围大的龙卷风模拟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风洞的龙卷风模拟器,主要包括风洞、风塔、导流板、电机、整流罩、风扇转子、蜂窝器和升降台;
其中,风塔整体为筒体结构(外径R1,内径R2),安装在风洞实验段上壁外侧;
风塔主要包括整流装置和导流装置;整流装置包括整流罩和蜂窝器;整流罩内部安装电机和风扇转子;导流装置主要是产生涡旋风场的导流板;蜂窝器与电机的轴线平行,主要用于整流;电机是风源,导流板用于产生涡旋风场,
升降台安装在风洞实验段上下洞壁之间。
导流板与塔体法线的夹角为θ,θ的范围为20~60度。通过调节θ的大小实现调节流场的涡流比;通过改变电机的转速实现调节流场的雷诺数
升降台可以上下移动,升降台上表面设置平动机构,当龙卷风模拟器工作时,升降台处于实验设置高度;当模拟器不工作时,升降台调至与风洞实验段下底壁。通过升降台的上下移动调节流场的高度,从而实现调节流场的高宽比。通过升降台上表面的平动机构实现被试验模型与龙卷风的平动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安装使用方便,借助本实用新型的龙卷风模拟器能模拟气流的最大移动为30m/s的龙卷风,调整范围大;能够更好地模拟自然界不同情况下的龙卷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基于风洞的龙卷风模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风洞,2、风塔,3、导流板,4、电机,5、整流罩,6、风扇转子,7、蜂窝器,8、升降台;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导流板方向角示意图;
图4为龙卷风结构轨道示意图;
图5为水平移动的龙卷风结构轨道示意图;
图6为被试验模型与龙卷风的平动效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457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拟生蛛网绕线辅助装置
- 下一篇:一种模拟锤击波发生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