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级生态透水低堰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45276.5 | 申请日: | 2017-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459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曹景怡;谢云军;高育慧;谯晓君;周文君;李文静;杨超;曹华英;郑建汀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文科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级 生态 透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水利设施,尤其涉及到一种多级生态透水低堰。
【背景技术】
低堰是我国自古常用的一种小型或微型水利设施,低堰通过对水流的最少干扰,来满足蓄水灌溉的需要,同时不破坏自然河流的形态和生物过程。
在现代的水利工程中,低堰的设计不仅具有工程量小、景观优美的优点,且有助于河道的生态修复。但是目前的低堰设计仍然具有功能单一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稳定、截流截污、不易淤堵、净水效果好的优点,且栈桥增加了通行和亲水功能,多孔微生物载体层具有高效净化雨污的功能,滤料层具有净水、控制渗流量的作用,阶梯式叠石护坡结构则具有高效增氧的优点,本实用新型的多级结构可以减缓暴雨时河道内的泄洪速度,有效降低暴雨带来的面源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稳定、截流截污、不易淤堵、净水效果好,可以减缓暴雨时河道内的泄洪速度,有效降低暴雨带来的面源污染的多级生态透水低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了下述的技术方案:一种多级生态透水低堰,包括汀步、石笼、种植层、低堰基座、滤料层、多孔微生物载体层、阶梯式叠石护坡。
所述汀步由石板、汀步桩组成,石板与低堰顶部的距离不小于200mm。所述石笼由石笼箱和石块组成,石笼箱箱体之间采用绑扎组合丝连接,石笼内石块的孔隙率满足对上游水体粗滤的要求,石笼与种植土层、滤料层之间设置土工布。所述种植层位于汀步与低堰基座之间,种植层上方为过水道,土中种植净化水质的水生植物,为过水道提供天然过滤屏障,种植层与低堰基座之间设置透水板。所述低堰基座由中部渗水层、下部防渗层、坡脚支护结构组成,低堰基座是一个整体结构,中部渗水层包括两层墙体,均采用透水混凝土浇筑,中部渗水层将堰体分为堰前、堰中、堰后三部分,下部防渗层位于河底,是低堰地基部分,采用不透水混凝土浇筑,坡脚支护结构位于堰前、堰后两处坡脚处,防止堰体滑坡及水体对堰基的直接冲击。所述滤料层分别置于中部渗水层两侧,内部选用生物陶粒作为填充滤料,堰前滤料层作用为过滤、吸附污水中的氮磷有机物,堰后滤料层同时兼有控制渗流量的作用。所述多孔微生物载体层位于低堰中部,是双层结构,两侧为中部渗水层,中间由透水板间隔,其内部填入多孔微生物载体,并分别投放具有不同去污功效的微生物,其上部种植层中设有检修口。所述阶梯式叠石护坡由叠石、石笼箱组成,并将斜坡制成阶梯式结构,箱体之间采用绑扎组合丝连接,箱体内部填充叠石,阶梯式叠石护坡背水一侧覆盖土工布间隔,该护坡 结构能够使水体充分接触空气,达到水体增氧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具有多级布置使用的特点,根据设计需求将生态透水低堰分布于各个水段,级数大于等于2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多级结构分布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透视图;
附图标记:1-汀步,11-石板,12-汀步桩,2-石笼,3-种植层,4-低堰基座,41-中部渗水层,42-下部防渗层,5-滤料层,6-多孔微生物载体层,7-阶梯式叠石护坡,8-透水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主体是一种多级生态透水低堰,包括汀步(1)、石笼(2)、种植层(3)、低堰基座(4)、滤料层(5)、多孔微生物载体层(6)、阶梯式叠石护坡(7),如图1、图3。
所述生态透水低堰具有多级布置使用的特点,根据设计需求将低堰分布于各个水段,级数大于等于2级,如图2。
所述汀步(1)由石板(11)、汀步桩组成(12),石板(11)与低堰顶部的距离不小于200mm,宜选混凝土制平板,汀步桩(12)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相邻两汀步(1)之间的间距宜为200mm~250mm。
所述石笼(2)由石笼箱和石块组成,石笼箱宜采用锌铝合金网箱,箱体之间采用绑扎组合丝连接,石块采用坚固密实、耐风化的石料,80%的石料直径大于网孔孔径,石笼(2)的孔隙率满足对上游水体粗滤的要求,石笼(2)与种植土层(3)、滤料层(5)之间设置土工布。
所述种植层(3)位于汀步(1)与低堰基座(4)之间,种植层(3)上方为过水道,土中种植净化水质的水生植物,为过水道提供天然过滤屏障,种植层(3)厚度宜为20mm~30mm,种植层(3)与低堰基座(4)之间设置透水板(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文科园林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文科园林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452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