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食用油贮罐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43931.3 | 申请日: | 2017-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982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加兴;黄诚;尹红;张朝晖;刘祝祥;吴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首大学;湘西山茶净健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8/74 | 分类号: | B65D88/74;B65D90/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6000 湖南省湘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食用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食用油贮罐。
背景技术
食用油脂是人类膳食组成部分,也是人类三大营养素之一,对人体健康十分重要,同时也是食品工业的重要基础原料。在食用油的生产环节中,精炼后的成品油一般需要泵入储油罐内进行储藏。目前,食用油储罐一直沿用石油化工储罐进行设计制造,但由于石油化工产品与食用油在产品特性、储存要求等方面的差异较大,因此并不完全适用于食用油的储藏。尤为重要的是食用油在储藏中容易氧化变质,会影响感官及食用价值,目前一般采用充氮隔氧、添加抗氧化剂等措施来减缓食用油的氧化速度。其中,添加TBHQ、BHA等化学合成抗氧化剂是普遍使用的方式,抗氧化效果好,但是市场接受度并不高;采用茶多酚、维生素E、迷迭香提取物等天然抗氧化剂更加安全、健康,但成本也相对更高。采用充氮隔氧技术进行储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段,但是对设备和工艺的要求较高。
目前,已有相关文献披露储油罐结合充氮隔氧的技术,如中国专利(公开号202464528U)公开了一种食用油储存罐,包括油罐本体、进出油装置、充氮保护装置、油罐加热装置、油罐液位及温度测量装置;进出油装置和充氮保护装置分别连接于油罐本体上,油罐加热装置和油罐液位及温度测量装置分别设于油罐本体内;虽然该技术方案可杜绝油品的氧化反应,保证油品品质的稳定,但是泵油入罐和放油出罐后,如果罐内储油很少,将需要泵入大量的氮气进行保护,成本将十分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食用油贮罐,其罐体分为三个储油室,可根据储油量的多少,合理利用储油室,减少罐体内残余空间,并采用抽真空的方式排出罐内氧气,以达到防止油脂氧化和降低能耗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新型食用油贮罐,包括罐体、支架、进油管道、出油管道,所述罐体被两块隔板从下至上依次分割成第一储油室、第二储油室、第三储油室;所述第一储油室顶部与第二储油室底部通过设置于罐体侧壁外的第一油管连通;所述第二储油室顶部与第三储油室底部通过设置于罐体侧壁外的第二油管连通;所述第一油管、第二油管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油管阀门、第二油管阀门;所述第一储油室、第二储油室、第三储油室的顶端分别与主抽气管连通的第一抽气管、第二抽气管、第三抽气管连接;所述第一抽气管,第二抽气管,第三抽气管靠近主抽气管的一端分别依次设置有第一真空表、第一气管阀,第二真空表、第二气管阀,第三真空表、第三气管阀。
所述罐体的顶端及隔板上设置可开启的密封盖板。
所述进油管道贯穿罐体顶部及隔板延伸至罐体的底部。
所述罐体的侧壁上,对应于第一储油室、第二储油室、第三储油室设有三个可视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食用油贮罐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食用油贮罐的主视图。
图中各标记的含义为:1-罐体、2-第二油管、3-第二油管阀门、4-第一油管、5-出油管道阀门、6-出油管道、7-支架、8-真空泵、9-第一气管阀、10-第二气管阀,11-第一真空表、12-第二真空表、13-第三气管阀、14-主抽气管、15-主抽气管阀、16-第三抽气管连接、17-进油管道阀门、18-密封盖板、19-隔板、20-第一储油室、21-第二储油室、22-第三储油室、23-第一油管阀门、24-第一抽气管、25-第二抽气管、26-进油管道、27-第三真空表、28-可视窗、29-通气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以具体实施例的形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所有实施方式仅是以例举的形式对本实用新型所做的解释性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所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以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对本实用新型所做的等效的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首大学;湘西山茶净健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吉首大学;湘西山茶净健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439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锂电池箱焊接工装和锂电池箱焊接方法
- 下一篇:一种蓄冷保温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