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热水壶的接水盘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43025.3 | 申请日: | 2017-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758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刘恺璇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恺璇 |
主分类号: | A47J27/21 | 分类号: | A47J27/21;A47J36/00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63 | 代理人: | 董小英 |
地址: | 317599 浙江省台州市温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热 水壶 接水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热水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热水壶的接水盘。
背景技术
电热水壶做为一种高效的烧水工具,已经广泛的在家庭及企事业单位使用,但是使用中一旦接水过满,在开水烧沸时很容易满溢出来,洒满桌面,且溢流的开水较多也会影响电路安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申请号为201220078937.7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电热水壶专用接水盘,包括电热壶和接水圆盘,在接水圆盘的底部中间设有圆柱形底座,将圆柱形底座的下表面与接水圆盘的底部的上表面,按同心圆来定位并固定连接在一起,圆柱形底座的直经小于接水圆盘直经的5至10毫米,圆柱形底座的高度大于接水圆盘高度的5至10毫米,接水圆盘底部周边形成U形接水凹槽。
上述接水盘的不足之处是,底座上没有设置导流结构,当热水壶内的开水溢出并流到底座上后,开水不容易流到接水凹槽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电热水壶的接水盘,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接水盘对开水收集的方便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电热水壶的接水盘,包括盘体,所述盘体上具有用于放置电热水壶的底座,所述底座呈柱状,底座与盘体的边沿形成一个环形的储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条相互交叉的导流槽,每条所述导流槽的两端均贯穿底座的侧壁。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电热水壶放置在接水盘的底座上,热水壶内的水烧开后,若是有开水从热水壶内溢出并流到底座上后,开水先流入导流槽内,之后顺着导流槽流到盘体的储水槽内,导流槽起到良好的导流作用,使溢出的开水顺畅地流到储水槽中,方便了接水盘对开水的收集。
在上述的一种电热水壶的接水盘中,所述底座呈圆柱状,所述导流槽为两条,两导流槽均沿底座的径向延伸且相垂直。沿底座的径向延伸的导流槽具有最大的长度,同时导流槽相互垂直,能够将底座的上表面分成大小相同的四个部分,该结构使溢出到底座的上表面任何位置的开水都能够流经较短的路径就流进导流槽内,进一步方便接水盘对开水的收集。
在上述的一种电热水壶的接水盘中,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与导流槽的内壁的接触处均设置有弧形倒角。该结构能够减少开水流动的阻力,使开水能够从底座的上表面更加顺畅地流入导流槽中,提高接水盘对开水收集的方便性。
在上述的一种电热水壶的接水盘中,所述盘体呈圆形,盘体的底部具有环形凸沿,所述环形凸沿与盘体的底面形成凹槽。储水槽内的开水会通过接水盘的底部对桌面等进行热传递,而盘体的底部设置凹槽结构,能够减小盘体底部与桌面等的接触面积,也减少开水对桌面等的热传递,防止桌面等受热过多发生损坏。
在上述的一种电热水壶的接水盘中,所述环形凸沿的底面呈弧形。底面呈弧形的环形凸沿能够进一步减小盘体底部与桌面等的接触面积,减少开水对桌面等的热传递。
在上述的一种电热水壶的接水盘中,所述盘体的底部具有若干条相互交叉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两端均与环形凸沿相固连。加强筋起到增加盘体强度的作用,使盘体在受热时也不易发生变形,加强筋相互交叉,进一步起到加强作用。
在上述的一种电热水壶的接水盘中,所述加强筋固定在凹槽的底壁上且沿盘体的径向延伸,所述加强筋的高度均小于环形凸沿的高度。沿盘体的径向延伸是加强筋与凹槽的底壁具有最大的接触面,进一步起到增加盘体强度的作用,加强筋的高度均小于环形凸沿的高度,当接水盘放置在桌面上时,加强筋不与桌面接触,避免储水槽内的开水通过加强筋对桌面等进行热传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1、本接水盘的导流槽起到良好的导流作用,能够使溢出的开水顺畅地流到储水槽中,方便接水盘对开水的收集。
2、本接水盘的加强筋起到增加盘体强度的作用,使盘体在受热时也不易发生变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接水盘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接水盘反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盘体;1a底座;1b环形凸沿;2储水槽;3导流槽;4弧形倒角;5加强筋;6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恺璇,未经刘恺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430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