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折角冲压模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41703.2 | 申请日: | 2017-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020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陈汉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南海耀丰泰电子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43/00;B21D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226 广东省佛山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冲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五金板材加工设备,尤其是一种新型折角冲压模。
背景技术
在一些电子产品中均需要使用到金属板材制成的壳体,例如电源、稳压器等电子电器设备,在这些设备的壳体中一般均有两到三个面是通过一整块金属板材经过一次折叠或者两次折叠而形成折角,从而形成多个表面,然后与其他表面相拼接,形成封闭的壳体。如图1和图2所示,现有的壳体加工时,常常将如图1所示的坯料进行边缘处的折角加工,形成图2所示的带有折边的板材,其中的折边处用于与其他面相互装配时的紧固件安装。此类的板材折角处理一般采用冲压模来实现,此类冲压模一般包括一上下往复运行实现冲压的上模,上模下方设有下模,在下模中位于上模正下方的位置设有可弹性下压的活动模体和位于活动模体四周的固定模体,上模下压时,将待加工的板材位于活动模体区域的部分向下冲压,位于固定模体区域的部分向内翻折,实现折角加工。
但是,在实际的生产中,由于板材的坯料的平整度无法保证绝对的水平,并且,上模和下模的相对面也无法保证绝对平面贴合,所以在冲压加工时,板材与模具无法良好的贴合,造成折角处的均匀度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提高折角均匀度的新型折角冲压模。
该冲压模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上模座下表面设有一跟随上模座上下往复运行实现冲压的上模,下模座上表面设有下模,下模包括位于上模正下方的位置设有可弹性下压的活动模体和位于活动模体四周的固定模体,其改进在于:所述的上模的下表面设有沿边缘分布的向内凹进的多个容置孔,所述的容置孔中通过弹性部件连接有在冲压时预先接触板材边缘并压紧板材边缘的弹性预压柱。
优选地,所述的多个容置孔等距离排列于上模下表面边缘处。
优选地,所述的上模的下表面的转角处分部设有一容置孔。
优选地,所述的容置孔的下开口处设有向开口内延伸的限位环,弹性预压柱顶部设有与限位环相配合的T形限位帽。
优选地,所述的容置孔贯穿上模设置,弹性部件安装于容置孔中的弹性预压柱上方,并通过上模座封闭在容置孔中。
优选地,所述的弹性部件为垂直设置的弹簧。
优选地,所述的固定模体上设于待加工板材四周处设有限位块。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折角冲压模使用时通过弹性预压柱对板材的折角边缘处进行预压,使板材的折角边缘与下模的活动模体的上表面四周相贴合,然后在通过上模的下压实现折角加工,由于板材的不平整或上下模不贴合的位置通过弹性预压柱进行压紧,避免了板材由于折角边缘出不平整造成的折角不均匀的情况,提高了产品的成型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板材坯料结构示意图;
图2为板材折角加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模下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下模上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容置孔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新型折角冲压模包括上模座1和下模座2,上模座1下表面设有一跟随上模座1上下往复运行实现冲压的上模3,下模座2上表面设有下模4,下模4包括位于上模正下方的位置设有可弹性下压的活动模体41和位于活动模体41四周的固定模体42,所述的上模3的下表面设有沿边缘分布的向内凹进的多个容置孔5,所述的容置孔5中通过弹性部件6连接有在冲压时预先接触板材边缘并压紧板材边缘的弹性预压柱7。
工作时,上模座1带动上模3下压,在下压过程中,弹性预压柱7先于下模3的下表面接触到带加工的板材,每个弹性预压柱7将其接触到的板材区域向下模4的活动模体41下压,使板材的折角处边缘总体上与活动模体41的边缘相贴合,在此过程中,上模3继续下压,弹性预压柱7向内收缩并保持对板材的压制,在上模3的下表面总体接触板材并继续下压时,活动模体41在压力作用下下沉,上模3完全到达向下行程极限时,完成冲压并上升,此时,活动模体41随之上升,在活动模体41到达向上行程极限时,上模3继续上升,弹性预压柱7继续压紧板材的折角边缘,直到弹性预压柱7也脱离板材表面,弹性预压柱7在一次往复冲压过程中实现预先压制、在后脱离的工作方式,始终保持对板材边缘的压制,保持了板材边缘的平整和脱模时板材位置的固定,提高产品的加工质量。
为了均匀的对板材进行压紧,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多个容置孔5等距离排列于上模3下表面边缘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南海耀丰泰电子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南海耀丰泰电子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417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背板冲孔切边刻印模具
- 下一篇:壳体折角成型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