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树脂柱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40101.5 | 申请日: | 2017-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218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郭柳剑;韦卫军;任立美;马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纳瑞工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5/14 | 分类号: | B01D1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50 | 代理人: | 李红团 |
地址: | 710304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草堂科技产***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树脂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分离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化、化工、冶金、环保、医药、食品等工业领域应用的可达到提取、纯化、浓缩等目的的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结构新颖的树脂柱。
背景技术
树脂柱是医药、化工等行业中普遍使用的一种利用树脂吸附原理对物料中的阴阳离子或分子团进行交换吸附分离的设备。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1959801U公开了一种离子交换柱装置,其由上至下依次包括上封头、上分布器、柱体、下分布器及下封头,上封头设置有进料口,下封头设置有出料口,在柱体的上部和下部还设置有树脂装卸口。
上述装置的工作原理为:装填树脂时,将树脂与水的混合物经柱体上部的树脂装卸口送入树脂柱内,下分布器将树脂截留,水则由出料口流出;卸树脂时,经柱体下部的树脂装卸口排出;在吸附时,料液由进料口进入,再经上分布器进入装填有树脂的柱体内,料液中的各成分被吸附并结合在树脂上,废液经出料口流出;在解吸时,料液中的有效成分被解吸剂解吸下来。因此,树脂吸附解吸的主要作用是将有效成分分离并进行浓缩,那么就要求树脂柱筒体内的树脂分布均匀,且树脂床层压实、不存在浮床情况,只有这样才可使有效成分在吸附、解吸时相对集中,以达到提取浓缩的目的。
然而,上述装置的树脂装卸口设置在其柱体侧壁上,装树脂时会造成树脂聚集在设有该装卸口一侧的柱体内,致使整个柱体内的树脂分布不均匀,并且对于比重较轻的树脂而言还容易造成上层树脂的漂浮聚集;再者,卸树脂时还会存在与下部装卸口等高及更低处的树脂残留的现象,影响了树脂效率。除此之外,上述装置的进料口设置在上封头上,出料口设置在下封头上,使得料液由上至下流过树脂,由于料液重力的作用致使料液与树脂间的接触时间较短,这很可能会造成料液分布不均匀,出现偏流和紊流现象,从而影响树脂的利用率及树脂柱的分离效率。另外,对于特殊工艺需要装填干态树脂的情况,现有的树脂柱设计更无法满足工艺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树脂柱装柱时树脂分布不均匀、更换树脂时有残留、吸附解吸时料液分布不均且无法适于装填干态树脂的缺陷,进而提供一种装柱时树脂分布均匀、更换树脂时无残留、吸附解吸时料液分布均匀且可适于装填干态树脂的树脂柱。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树脂柱,包括:
柱体,在所述柱体内并沿所述柱体的径向设置有布液器;
上封头,与所述柱体的顶部密封连接;
下封头,与所述柱体的底部密封连接;
还包括两端开口的树脂输送管,所述树脂输送管的一端深入所述柱体内并位于所述布液器上方、另一端贯穿所述上封头并延伸至所述上封头外;
所述上封头设置有出液口;
所述下封头为锥体,在所述下封头的底部设置树脂出口,所述下封头还设置有进液口。
所述树脂输送管与所述柱体的内径之比为(0.05~0.1):1。
所述树脂输送管与所述布液器之间的距离占所述柱体高度的1/30~1/15。
所述布液器的外围与所述柱体的内壁连接设置。
所述布液器设置有2个,分别设置在所述柱体上端的上布液器和设置在所述柱体下端的下布液器;
所述树脂输送管贯穿所述上布液器并延伸至所述下布液器的上方。
所述布液器包括筛板和若干挡液帽,所述上布液器的挡液帽朝下设置,所述下布液器的挡液帽朝上设置。
每个所述挡液帽通过与其对应的所述筛板上的均匀分布的固定孔固定于所述筛板上。
还包括进液管,所述进液管连通所述进液口和所述下布液器。
还包括出液管,所述出液管连通所述出液口和所述上布液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纳瑞工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纳瑞工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401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萃取的分散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切削液油水分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