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行李箱密码锁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39672.7 | 申请日: | 2017-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555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发明(设计)人: | 赖秀兴;郭镜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怡丰锁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65/52 | 分类号: | E05B65/52;E05B37/20;E05B37/02;E05B15/00;E05B63/1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15 | 代理人: | 刘克宽 |
地址: | 523636 广东省东莞市樟***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行李箱 密码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密码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行李箱密码锁。
背景技术
行李箱密码锁具有开合缝隙,开合缝隙的两侧分别为两个开合侧。其中一个开合侧的内壁设有密码锁,该密码锁具有密码轮组件,密码轮组件的两端各设置有一组锁合组件。该锁合组件包括:连接件、锁块、锁钩,当密码轮正确时,密码轮组件不阻碍连接件移动,此时朝密码轮组件的方向移动连接件,连接件会带动锁块转动至不阻碍锁钩,使得锁钩能够自由转动,从而实现解锁。在现有技术中,分别位于密码轮组件两端的两组锁合组件相互之间并无联系,当密码正确时,当行李箱受到撞击时,其中一侧的锁合组件其中的连接件容易产生移动,以至该锁合组件其中的锁钩转动,从而导致该锁合组件锁合失效。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行李箱密码锁,其能够避免当行李箱受到撞击时锁合组件锁合失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行李箱密码锁,包括锁合组件和用于控制锁合组件移动的密码组件,所述密码组件两端均设有一个所述锁合组件,两个所述锁合组件之间设有能够摆动的转接件,两个所述锁合组件分别与转接件的两端连接,以使两个锁合组件能够共同带动转接件摆动,以使两个所述锁合组件相互联动。
具体地,各所述锁合组件均包括能够往复移动的移动件、用于与锁扣扣合的且能够转动的锁钩,以及设于移动件与锁钩之间的转动锁块,移动件的内端与转接件连接,使得移动件能带动转接件摆动;移动件能够带动所述转动锁块转动至不阻碍所述锁钩,以使所述行李箱密码锁解锁。
具体地,所述转接件具有圆筒状部和两个设于所述圆筒状部的外侧壁且沿所述圆筒状部的径向向外延伸的传动臂。
具体地,其中一移动件开设有供与其对应的所述传动臂的端部穿过的传动孔,移动件在移动的过程中能通过所述传动孔带动所述转接件摆动。
具体地,其中另一移动件开设有与其对应的所述传动臂的端部配合的传动缺口,该移动件在移动的过程中能通过所述传动缺口带动所述转接件摆动。
具体地,两个所述传动臂的端部均具有侧面为圆弧面的传动部,传动部内置于相应的传动孔或者传动缺口。
具体地,两个所述传动臂分布于所述圆筒状部侧面的相对两侧;其中一个所述移动件的内端具有弯曲片,所述传动缺口设于所述弯曲片的内端部。
具体地,所述圆筒状部对应于所述弯曲片的一侧具有用于避免所述传动臂与所述传动缺口相互脱离的防脱挡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在两个锁合组件之间设有能够转动的转接件,并且两个移动件分别与转接件铰接,以使两个锁合组件相互联动,即两个锁合组件同为朝外移动或同为朝内移动。在密码正确的状态下,当其中一个锁合组件所在行李箱箱体被撞击时,由于两个锁合组件为相互联动,使得单个锁合组件不易产生移动,从而避免该锁合组件其中的锁钩转动,从而避免该锁合组件锁合失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行李箱密码锁在安装于行李箱状态下的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行李箱密码锁在安装于行李箱状态下的另一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行李箱密码锁的内部局部视图;
图4为图3所示结构的另一角度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行李箱密码锁的另一内部局部视图,该行李箱密码锁处于上锁状态;
图6为图5所示结构在该行李箱密码锁处于开锁状态下的视图;
图7为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其中的转接件的立体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
11. 壳体、 12. 锁扣、2. 移动件、 21. 传动孔、
22. 弯曲片、 23. 传动缺口、24. 容纳缺口、3. 锁钩、
4. 转动锁块、5. 转接件、 51. 传动臂、511. 传动部、
52. 防脱挡片、 6. 压片、 61. 抵顶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怡丰锁业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怡丰锁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396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