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循环安全环保管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38076.7 | 申请日: | 2017-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920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于冬;谭冬梅;李宏;朱国亚;李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双辉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3/03 | 分类号: | E21B33/03;E21B34/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7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循环 安全 环保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油机械管汇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双循环安全环保管汇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管汇装置普遍采用双通道放喷方案,该方案管汇装置只能通过2个通道进行放喷作业,作业效率低,能源消耗高不环保。另外现有的管汇装置在放喷作业过程中单个闸阀失效时要停止放喷作业更换闸阀,从而影响放喷作业进度,钻井作业环境瞬息万变,任一环节的停顿都为整个钻井程序控制留下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双循环安全环保管汇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增加1个通道,从而使管汇装置的通道数量增加至3个,大大提高了放喷作业效率,节约了能源;通过在上下通道各增加1个放喷管线,实现双循环放喷,大大提高了作业的安全系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循环安全环保管汇装置,包括第一闸阀、第二闸阀、第三闸阀、第四闸阀、第五闸阀、第六闸阀、第七闸阀、第八闸阀、第一放喷管线、第二放喷管线、第三放喷管线、第四放喷管线、泥浆泵入口管线及自来水连接管线;所述的第一闸阀的左方连接所述的第一放喷管线;所述的第二闸阀的左方连接所述的第二放喷管线;所述的第三闸阀的左方连接所述的第三放喷管线;所述的第四闸阀的左方连接所述的第四放喷管线;所述的第五闸阀的右方连接所述的第六闸阀。
上述的双循环安全环保管汇装置,其中,所述的第一闸阀的右方连接所述的泥浆泵入口管线,所述的第六闸阀的右方连接所述的泥浆泵入口管线,所述的第三闸阀的右方连接所述的泥浆泵入口管线。
上述的双循环安全环保管汇装置,其中,所述的第一闸阀、第二闸阀及第七闸阀组成上部放喷通道。
上述的双循环安全环保管汇装置,其中,所述的第五闸阀及第六闸阀组成中部放喷通道。
上述的双循环安全环保管汇装置,其中,所述的第三闸阀、第四闸阀及第八闸阀组成下部放喷通道。
上述的双循环安全环保管汇装置,其中,所述的第一闸阀控制所述的第一放喷管线;所述的第二闸阀控制所述的第二放喷管线;所述的第三闸阀控制所述的第三放喷管线;所述的第四闸阀控制所述的第四放喷管线。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可以实现三通道放喷,增加了放喷通道的数量,提高了作业的效率和作业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双循环安全环保管汇装置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请参见附图1所示,一种双循环安全环保管汇装置,包括第一闸阀5、第二闸阀3、第三闸阀12、第四闸阀11、第五闸阀7、第六闸阀8、第七闸阀1、第八闸阀10、第一放喷管线4、第二放喷管线2、第三放喷管线14、第四放喷管线13、泥浆泵入口管线6及自来水连接管线9;所述的第一闸阀5的左方连接所述的第一放喷管线4;所述的第二闸阀3的左方连接所述的第二放喷管线2;所述的第三闸阀12的左方连接所述的第三放喷管线14;所述的第四闸阀11的左方连接所述的第四放喷管线13;所述的第五闸阀7的右方连接所述的第六闸阀8。
所述的第一闸阀5的右方连接所述的泥浆泵入口管线6,所述的第六闸阀8的右方连接所述的泥浆泵入口管线6,所述的第三闸阀12的右方连接所述的泥浆泵入口管线6。
所述的第一闸阀5、第二闸阀3及第七闸阀1组成上部放喷通道。
所述的第五闸阀7及第六闸阀8组成中部放喷通道。
所述的第三闸阀12、第四闸阀11及第八闸阀10组成下部放喷通道。
所述的第一闸阀5控制所述的第一放喷管线4;所述的第二闸阀3控制所述的第二放喷管线2;所述的第三闸阀12控制所述的第三放喷管线14;所述的第四闸阀11控制所述的第四放喷管线13。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左方”、“右方”、“上”、“中”“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可以实现三通道放喷,增加了放喷通道的数量,提高了作业的效率和作业安全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双辉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双辉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380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