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拆卸式扎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35052.6 | 申请日: | 2017-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652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姚春德;陈超;姚安仁;王斌;窦站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D63/16 | 分类号: | B65D63/16 |
代理公司: | 天津津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2220 | 代理人: | 胡翠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拆卸 式扎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捆扎的金属窄带,具体涉及可拆卸式扎带。
背景技术:
金属扎带广泛地运用于汽车、造船、发电等行业类零部件的捆扎,其一般由扎带固定头和扎带体组成。扎带固定头因对穿过扎带体锁定方式的差异而分为钢珠锁定和金属片锁定,其中运用较多的是钢珠锁定。钢珠锁定已在专利文献(CN201099447Y)中公开发布,其实施方式是扎带固定头设有钢球滚道,滚道是由上下轨道组成的进带口窄、出带口宽的渐变通道,滚道内设有钢珠;当扎带体进入滚道时,带动钢珠向宽处运动,当到达一定位置后由于捆扎物的向外扩张力使得扎带体反方向移动,并带动钢珠反方向运动至最窄处。由于本方式长期使用中扎带体不会断裂且锁定牢固,从而得到广泛地运用。但是,由于钢珠锁定式的金属扎带是一次性使用的,不可拆除,在实际运用中,考虑成本的情况下需要可拆卸式金属扎带。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锁定牢固、安装方便,同时又可拆卸的金属扎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拆卸式扎带。技术方案如下:
可拆卸式扎带,包括:固定头1和扎带体2,所述固定头包括:进带口10、出带口11、滚珠7、锁定滚道8,所述锁定滚道沿金属扎带进带的方向逐渐变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拆卸滚道9、滚珠挡柱3;所述拆卸滚道沿金属扎带进带的方向逐渐变窄,拆卸滚道与锁定滚道连接,滚珠挡柱位于锁定滚道与拆卸滚道之间;所述滚珠挡柱与固定头为活动连接,当滚珠挡柱落下时,可以阻止滚珠的通过,当滚珠挡柱拔起时,滚珠可以正常通过;当金属扎带从进带口穿入,从出带口穿出时,依次经过锁定滚道、滚珠挡柱、拆卸滚道。
所述扎带体2在进带口10处形成折弯12,其可与进带口10的内、外壁贴合,起到锁定扎带体连接端15的作用;所述扎带固定头的下表面处设有凹口13,所述扎带体的连接端附近设有凸起14,所述凸起与凹口配合,当扎带体受到反作用力时,凸起的凸点会抵住凹口的内侧,进一步锁定扎带体连接端。
所述扎带体的自由端16从进带口插入,带动滚珠向出带口方向移动,当滚珠遇到滚珠挡柱时,停止继续向前,此时扎带体的自由端可顺利从滚珠的下方穿出,直至穿出出带口。
当所述扎带体的自由端最大程度地捆紧物体后,物体会有反方向的撑力,这个力会使得扎带体的自由端向进带口方向移动,同时带动滚珠沿锁定滚道向滚道变窄的方向运动,直到滚珠压紧扎带体,此时扎带体的凸起与凹口相咬合,两者相互作用实现锁定的目的。
当拆卸金属扎带时,将滚珠挡柱抬至最高处,同时沿着出带口方向拉动扎带体的自由端,扎带体会带着滚珠移动到拆卸滚道,松开挡柱将滚珠挡在拆卸滚道处,滚珠可自由滚动,不会对扎带体产生压紧力,此时沿着进带口方向拉动扎带体,即可完成拆卸。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挡柱套筒4;所述挡柱套筒位于锁定滚道和拆卸滚道之外,所述滚珠挡柱在套筒内沿套筒上挡柱通孔6的轴线运动。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还包括:复位弹簧5;所述滚珠挡柱上有第一凸环17、第二凸环18,复位弹簧位于第一凸环与第二凸环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结构简单,当采用不锈钢材质时,重量轻,抗腐蚀,具有较强的韧性,捆扎牢固且扎带体不易断裂。
(二)本实用新型采用滚珠锁定的方式锁住扎带体,并在原有滚道上增加了拆卸滚道,具备保证牢固捆扎和循环利用扎带的能力,从而大幅度提高扎带的利用效率。
(三)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拆卸滚道与锁定滚道平滑连接,且在拆卸过程中只需抬高滚珠挡柱并将滚珠移至拆卸滚道区即可实现拆卸,操作简便易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代表固定头,2代表扎带体,3代表滚珠挡柱,4代表挡柱套筒。
图2是图1的主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固定头沿A-A方向的剖视图。图中,5代表复位弹簧,6代表扎带固定头上的挡柱通孔,7代表滚珠,8代表锁定滚道,9代表拆卸滚道,10代表进带口,11代表出带口,12代表扎带体的折弯,13代表扎带固定头上的凹口,14代表扎带体2上的凸起。
图5是捆扎后的固定头沿A-A方向剖视图;图中,15代表扎带体上的连接端,16代表扎带体上的自由端。
图6是拆卸后的固定头沿A-A方向剖视图。
图7是实施例中滚珠挡柱3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7代表滚珠挡柱上的第一凸环,18代表滚珠挡柱上的第二凸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350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