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边角机机头角度调节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32461.0 | 申请日: | 2017-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328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发明(设计)人: | 叶根翼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根翼 |
主分类号: | B24B41/00 | 分类号: | B24B41/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622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边角 机头 角度 调节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边角机机头角度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边角机的机头由于转动角度较小,造成在使用过程中一些尴尬的区域无法研磨或需大弧度摆动机身,使得操作不便;同时,现有的边角机在研磨墙边时由于前端无导向机构,造成研磨头的前端经常磨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边角机机头角度调节机构,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方便实现边角机机头的角度调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边角机机头角度调节机构,包括设置于边角机机身前侧的研磨头,所述研磨头的后侧经转动连接结构与边角机机身实现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连接结构上设置有转动定位机构,安装于研磨头前侧输出端下侧的研磨盘上罩设有一与其转动连接的罩板,所述罩板前端的两侧部分别设置有前凸部,所述前凸部上设置有可旋转的导轮。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连接结构包括设置于边角机机身前侧上、下部的一对第一悬臂板,所述研磨头后侧对应设置有一对第二悬臂板,位于上部的第一悬臂板和第二悬臂板及位于下部的第一悬臂板和第二悬臂板分别经竖向设置的转动连接件实现连接。
进一步地,位于上部的转动连接件包括自上而下穿过第一悬臂板和第二悬臂板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穿过第一悬臂板和第二悬臂板的端部上套置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内设置有与第一转轴相连接的轴承,所述轴承的下方设置有垫板,所述垫板上自下而上穿设有与第一转轴相螺接实现轴承锁定的连接螺栓;位于下部的转动连接件包括自下而上穿过第一悬臂板和第二悬臂板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穿过第一悬臂板和第二悬臂板的端部上套置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内设置有与第二转轴相连接的轴承,所述轴承的下方设置有垫板,所述垫板上自上而下穿设有与第二转轴相螺接实现轴承锁定的连接螺栓。
进一步地,位于上部的第一悬臂板和第二悬臂板之间及位于下部的第一悬臂板和第二悬臂板之间还分别设置有滚子推力轴承。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定位机构包括设置于位于上部的第一悬臂板前侧并呈弧形间隔设置的定位孔,位于上部的第二悬臂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穿设有用于与定位孔相配合实现转动锁定的定位插销。
进一步地,所述罩板的顶板上设置有用于研磨头的输出轴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圈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向内延伸的凸块,位于顶板的下侧设置有环形托板,所述环形托板经设置于其上侧的环形垫块与安装于研磨头下侧的罩盖固定连接,环形托板与罩盖之间形成用于凸块伸入的空隙,环形托板的外圈还间隔设置有若干向外延伸用于托住顶板的限位凸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该边角机机头角度调节机构,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方便实现边角机机头的角度调整,可灵活旋转左右最大各45°;通过研磨头前装的导轮,导轮可左右滑动,易于对齐墙面,又保护机身安全,并保证实现机头在工作时可以一始终与墙体贴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A区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罩板安装状态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10-机身 11-第一悬臂板 12-第一悬臂板 20-研磨头 21-第二悬臂板 22-第二悬臂板 23-罩盖 31-第一转轴 32-轴承座 33-轴承 34-垫板 35-连接螺栓 41-第二转轴 42-轴承座 43-轴承 44-垫板 45-连接螺栓 51-通孔 52-定位插销 53-滚子推力轴承 60-罩板 61-前凸部 62-导轮 63-顶板 64-通孔 65-凸块 70-环形托板 71-空隙 72-限位凸部 80-环形垫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
参考图1至图6
一种边角机机头角度调节机构,包括设置于边角机机身10前侧的研磨头20,所述研磨头的后侧经转动连接结构与边角机机身实现转动连接,从而实现研磨头的摆动,所述转动连接结构上设置有转动定位机构,以便实现研磨头的转动定位。安装于研磨头前侧输出端下侧的研磨盘上罩设有一与其转动连接的罩板60,所述罩板前端的两侧部分别设置有前凸部61,所述前凸部的上侧设置有可旋转的导轮62,以便通过罩板及其上的两导轮保证研磨头始终与墙体贴合,所述导轮的位于高于罩板,从而实现罩板的转动限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根翼,未经叶根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324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机外壳拉丝机
- 下一篇:边角机前磨头转动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