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转式悬浮微粒的补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30913.1 | 申请日: | 2017-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421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赖全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赖全裕 |
主分类号: | B01D46/12 | 分类号: | B01D46/12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2203 | 代理人: | 郑永康 |
地址: | 中国台湾彰化***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悬浮 微粒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旋转式悬浮微粒的补捉装置,尤指一种兼具可有效提升悬浮微粒的补捉效果,与装置简易的旋转式悬浮微粒的补捉装置。
背景技术
参阅图16,传统过滤装置70可包括一入口部71、一出口部72及一固定式过滤部73(例如固定式滤网)。借该入口部71导入待过滤的气体 91,经该固定式过滤部73过滤后,由该出口部72导出。
然而,参阅图9的第二比较曲线LB(代表传统固定式滤网)可知,该固定式过滤部73达成的过滤效果,较不理想。
有鉴于此,必需研发出可解决上述习用缺点的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旋转式悬浮微粒的补捉装置,其兼具可有效提升悬浮微粒的补捉效果,与装置简易等优点。特别是,本实用新型所欲解决的问题是在于传统固定式过滤部的过滤效果不佳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旋转式悬浮微粒的补捉装置,其包括:
一气流通道部,是具有一入口端、一出口端及一工作空间;该工作空间是介于该入口端及该出口端之间;该气流通道部是供一气体从该入口端流入该工作空间,该气体是从该工作空间经该出口端流出,该气体是夹带数个悬浮微粒;
至少一驱动部,是具有一驱动结构,用以进行带动旋转;
至少一旋转式多孔过滤部,是连结该驱动部,并受其驱动而旋转;
借此,当该气体流进再流出该工作空间的过程中,是穿过该至少一旋转式多孔过滤部,该气体所夹带的悬浮微粒是接触撞击于该至少一旋转式多孔过滤部上,而构成过滤捕捉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兼具可有效提升悬浮微粒的补捉效果,与装置简易等优点。特别是,本实用新型所欲解决的问题是在于传统固定式过滤部的过滤效果不佳等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主要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剖视图。
图4是图1的旋转式多孔过滤部的其它应用例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剖视图。
图7是图5的旋转式多孔过滤部的其它应用例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式多孔过滤部的局部放大的示意图。
图9是传统过滤件(直接过滤)与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式多孔过滤部(旋转过滤)的比较曲线图。
图10是旋转式多孔过滤部于不同转速的过滤捕捉的比较曲线图。
图11是不同厚度的旋转式多孔过滤部(镍筛网)的过滤捕捉的比较曲线图。
图12是不同孔隙度的旋转式多孔过滤部的过滤捕捉的比较曲线图。
图13是不同表面风速的旋转式多孔过滤部的过滤捕捉的比较曲线图。
图14是气体挟带不同浓度挑战微粒的过滤捕捉的比较曲线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的过滤捕捉的比较曲线图。
图16是传统装置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0气流通道部11入口端
12出口端13工作空间
20驱动部21驱动结构
22轴座30旋转式多孔过滤部
31第一表面32第二表面
33贯穿通道40旋转外壳
91气体70传统过滤装置
71入口部72出口部
73固定式过滤部LA第一比较曲线
LB第二比较曲线LC第三比较曲线
LD第四比较曲线LE第五比较曲线
LF第六比较曲线LG第七比较曲线
LH第八比较曲线LI第九比较曲线
LJ第十比较曲线LK第十一比较曲线
LL第十二比较曲线LM第十三比较曲线
LN第十四比较曲线LO第十五比较曲线
LP第十六比较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2及图3,本实用新型是为一旋转式悬浮微粒的补捉装置,其包括一气流通道部10、至少一驱动部20及至少一旋转式多孔过滤部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赖全裕,未经赖全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309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低排放量异型阻燃复合针刺毡
- 下一篇:一种板式干粉漆雾过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