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床式汽车电池化成分容检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23350.3 | 申请日: | 2017-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883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陆锦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汉邦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6 | 分类号: | G01R31/36;G01R1/04;G01R1/07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100 广东省佛山市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床式 汽车 电池 化成 检测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化成分容设备。
背景技术
电池的化成分容检测,指的是用电的能力对电池内部活性进行激活,在电池负极形成SE I膜,质量好的化成设备可以保证电池具有较好的充放电性能与循环寿命,然后对已激活的电池进行几个满负荷的充放电循环过程,测试直流电阻、充放电电压、恒流放点、恒压放电、恒功率放电特性,进行分组以挑选相同电参数的电池进行串联并联应用,减少电池组合的短板效应。
然而,现有的电池化成分容设备还仅仅只能满足小批量生产的需求,这主要在于:现有的电池分容柜所装设的电池夹持装置每次同时只能夹持少量的单体电池,并且设备在压合夹持电池的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容易导致电池倾倒偏移,而造成分容检测数据不准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检测效率高、能有效防止电池偏移的压床式汽车电池化成分容检测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压床式汽车电池化成分容检测设备,包括机架、导杆、托板、限位折弯板、托盘、限位螺钉、限位板、气缸座、探针模组、升降气缸和加强架,四根所述导杆底端垂直固定在机架底面四侧,导杆贯穿托板并与托板滑动连接,托板上设有限位折弯板,托盘通过限位折弯板限定设置在托板上,限位螺钉设置在托板上,并位于气缸座下方,托板下方还设有限位板,限位板安装固定在机架上,两个气缸座位于托板上方,并与导杆滑动连接,探针模组设置在两个气缸座之间,并与两个气缸座固定连接,两个升降气缸的缸体分别安装固定在两个气缸座上,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与机架顶部固定连接,导杆顶端与机架顶面固定连接,机架顶面还设有加强架。
进一步的,所述探针模组由探针板、外壳、探针、吸气口、定位导向套、控制模块、联动架、集线器和集气袋组成,所述探针板两侧面分别与两个气缸座固定连接,若干相互平行的外壳固定在探针板底面,若干探针安装固定在外壳底面,探针一侧设有吸气口,探针与吸气口外侧设有与汽车电池边缘贴合的定位导向套,控制模块设置在外壳内部,探针均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集线架设置在探针板后侧延伸端,集线架一侧设有竖直布置的集气袋。
进一步的,所述托盘中设有衬隔板,衬隔板中均匀阵列有与汽车电源边缘贴合的定位槽口。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压床式汽车电池化成分容检测设备自动化程度高,能实现同时对大批量电池进行检测,同时利用限位折弯板限定托盘位置、限位螺钉限定气缸座下降距离、衬隔板限定电池位置、定位导向套限定电池接入方向,确保了电池接入准确,保证检测准确性;且在探针模组中增添除废气模块,能将电池充放电过程中产生的酸雾除去;此外,采用与探针板联动升降的集线架,保证电线与探针模组同步升降,防止反复运动导致插口松脱;再有,采用加强架强化设备牢固度,使得多个设备可以堆叠在一起,减少占地面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压床式汽车电池化成分容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探针模组接电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导杆;3、托板;4、限位折弯板;5、托盘;6、限位螺钉;7、限位板;8、气缸座;9、探针模组;10、升降气缸;11、加强架;51、衬隔板;91、探针板;92、外壳;93、探针;94、吸气口;95、定位导向套;96、控制模块;97、集线架;98、集气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以便于更清楚的理解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技术思想。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压床式汽车电池化成分容检测设备,包括机架1、导杆2、托板3、限位折弯板4、托盘5、限位螺钉6、限位板7、气缸座8、探针模组9、升降气缸10和加强架11,四根所述导杆2底端垂直固定在机架1底面四侧,导杆2贯穿托板3并与托板3滑动连接,托板3上设有限位折弯板4,托盘5通过限位折弯板4限定设置在托板3上,限位螺钉6设置在托板3上,并位于气缸座8下方,托板3下方还设有限位板7,限位板7安装固定在机架1上,两个气缸座8位于托板3上方,并与导杆2滑动连接,探针模组9设置在两个气缸座8之间,并与两个气缸座8固定连接,两个升降气缸10的缸体分别安装固定在两个气缸座8上,升降气缸10的活塞杆与机架1顶部固定连接,导杆2顶端与机架1顶面固定连接,机架1顶面还设有加强架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汉邦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汉邦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233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