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巨菌草种植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22712.7 | 申请日: | 2017-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337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发明(设计)人: | 林耀华;林长山;李振嘉;黄世勋;郑书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11/02 | 分类号: | A01C11/02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5214 | 代理人: | 林志峥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巨菌草 种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巨菌草种植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巨菌草种植机。
背景技术
巨菌草是一种种植在瘠土、盐碱地、旱地、沙地等非农田小坡地的巨大能源草,目前我国对菌草种植设备的研制投入较少,生产单位总体实力不强,产品质量不高,适应性差、机械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不高。在巨菌草种植机中,巨菌草种植机排出的巨菌草种苗沿着种植机的前后方向设置,便于将巨菌草种苗直接种植在开沟机构开设的沟渠中,现有的巨菌草种植机的种箱均垂直于种植机前后方向移动,使种植机的整体宽度较宽,体积较大,特别在种植机后端的宽度和体积较大,使种植机对作业空间要求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巨菌草种植机,使种箱沿着种植机前后方向设置,减少种植机的宽度和体积,使种植机使用场合更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巨菌草种植机,包括送料机构、排种机构和转向机构,所述送料机构包括种箱和种箱移动机构,所述种箱上设有多个隔板,相邻的隔板之间的距离与巨菌草种苗的宽度适配,所述种箱移动机构带动所述种箱沿着种植机前后方向往复移动,所述排种机构包括排种辊和排种电机,所述排种电机带动所述排种辊转动,所述排种辊与所述隔板均垂直于种植机前后方向设置,所述转向机构上端与所述排种辊的出口对接,所述转向机构用于将从排种辊掉落的巨菌草种苗的方向旋转90°。
进一步的,所述排种机构还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聚料板,所述排种辊的数量为至少一个,多个所述排种辊并行排列设置,两个所述聚料板上端的距离与多个排种辊的总宽度适配,下端的距离与巨菌草种苗的宽度适配。
进一步的,所述转向机构包括转向段和导向段,所述转向段包括倾斜底板、圆弧挡板和支点轴,所述倾斜底板从上向下倾斜设置,所述圆弧挡板有两个,相对设置在所述倾斜底板的上表面,支点轴的底部固定在倾斜底板上,支点轴靠近其中一个圆弧挡板设置;所述导向段包括水平底板和直挡板,所述水平底板一端与所述倾斜底板的底部连接,所述直挡板有两个,相对设置在所述水平底板的上表面,所述直挡板的一端与所述圆弧挡板的一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种箱移动机构包括种箱电机、滚珠丝杆、丝杆滑块和导杆,所述种箱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滚珠丝杆连接,所述滚珠丝杆与所述丝杆滑块螺接,所述丝杆滑块与所述导杆滑动连接,所述导杆与所述滚珠丝杆平行设置,所述种箱与所述丝杆滑块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排种辊包括芯轴和定位块,所述芯轴上设有至少一个的缺口,该缺口的表面设有沿长度方向贯通的第一凹槽,所述定位块上设有凸起,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凸起形状适配,所述定位块通过所述凸起插接在所述芯轴的第一凹槽中,所述芯轴的一个缺口处嵌合有至少两个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上设有圆弧开口槽,所述圆弧开口槽的大小与巨菌草种苗直径适配。
进一步的,所述芯轴的缺口的侧面投影形状为L形,所述第一凹槽和凸起的截面形状均为多半圆形,所述定位块安装在所述芯轴上后,两者的外轮廓在同一个圆上。
进一步的,所述排种辊还包括软垫,所述软垫安装在所述定位块的圆弧开口槽的内侧壁上。
进一步的,还包括补种机构,所述补种机构包括补种电机、补种辊和挡圈,所述补种电机带动所述补种辊转动,所述补种辊的外圆周上设有多个沿长度方向贯通的第二凹槽,多个第二凹槽沿补种辊的周向均匀设置,所述第二凹槽的宽度与巨菌草种苗宽度适配,所述挡圈套在所述补种辊上,所述挡圈与种植机的机架固定连接,所述挡圈的下端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宽度与巨菌草种苗宽度适配。
进一步的,还包括开沟机构,所述开沟机构包括开沟犁和第一固定杆,所述开沟犁的俯视投影形状和侧视投影形状均为三角形,所述开沟犁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下端,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上端与种植机的机架连接,所述开沟机构位于所述排种机构的前方。
进一步的,还包括覆土机构和镇压机构,所述覆土机构包括两个覆土板和第二固定杆,两个所述覆土板对称设置,且从前向后,两个覆土板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小,所述覆土板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下端,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上端与种植机的机架连接,所述覆土机构位于所述排种机构和补种机构的后方;所述镇压机构包括压辊和第三固定杆,所述压辊的外形为圆柱形,所述第三固定杆的下端为U字形,所述第三固定杆的下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压辊的两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杆的上端与种植机的机架连接,所述镇压机构位于所述覆土机构的后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227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