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免浸泡式杏鲍菇二次出菇培养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22426.0 | 申请日: | 2017-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439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厚鹏;张秀停;王国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远洋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济宁汇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7254 | 代理人: | 张艳赞 |
地址: | 2726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浸泡 式杏鲍菇 二次 培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杏鲍菇培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免浸泡式杏鲍菇二次出菇培养架。
背景技术
杏鲍菇又名刺芹侧耳,其菌肉肥厚,质地脆嫩,特别是菌柄组织致密、结实、乳白,可全部食用,且菌柄比菌盖更脆滑、爽口,被称为“平菇王”、“ 干贝菇”,具有愉快的杏仁香味和如鲍鱼的口感,适合保鲜、加工,深得人们的喜爱。
国内现有的杏鲍菇工厂化栽培方式以一次性出菇为主,菌包出菇后直接废弃,然而其中营养成分并不能充分利用,现有技术中采用将废弃菌包浸泡在营养液中的方式进行杏鲍菇废菌棒的二次出菇,如申请号为201310403902.5的国家发明专利公布的“杏鲍菇废菌棒二次高产方法”,将杏鲍菇废菌棒浸泡在浸泡液中一定时间后,在菌棒上面覆盖覆土层,再进行出菇管理,该种方法费时费力,大大增加了培育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免浸泡式杏鲍菇二次出菇培养架,改变现有浸泡式覆土再出菇工艺,节约了培育成本,充分利用空间,极大提高杏鲍菇单亩产量,且简单易操作,大大提高了培养料的转化率。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免浸泡式杏鲍菇二次出菇培养架,包括托板、纵向隔板以及由托板和纵向隔板围成的育菇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菇单元包括垫层、下培养料层、废菌层、上培养料层、保湿层,所述垫层、下培养料层、废菌层、上培养料层、保湿层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所述废菌层设置有废菌包,相邻废菌包之间间隔至少为1cm。
所述下培养料层和上培养料层采用金针菇、真姬菇、鸡枞菌等其他废菌糠与草炭土混合堆置的发酵物。
进一步的,所述下培养料层厚度设置为10-15cm。
进一步的,所述上培养料层厚度设置为3-5cm。
进一步的,所述相邻废菌包之间间隔设置为1-2cm。
进一步的,所述垫层采用孔径小于2厘米的尼龙网。
进一步的,所述保湿层设置为无纺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改变了现有浸泡式覆土再出菇工艺,节约了培育成本,充分利用空间,极大提高杏鲍菇单亩产量,且简单易操作,大大提高了培养料的转化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育菇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托板,2.纵向隔板,3.育菇单元,31.垫层,32.下培养料层,33.废菌层,34.上培养料层,35.保湿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免浸泡式杏鲍菇二次出菇培养架,包括托板1、纵向隔板2以及由托板1和纵向隔板2围成的育菇单元3,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菇单元3包括垫层31、下培养料层32、废菌层33、上培养料层34、保湿层35,所述垫层31、下培养料层32、废菌层33、上培养料层34、保湿层35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所述废菌层33设置有废菌包,相邻废菌包之间间隔设置为1cm,便于废菌包之间的空气流通。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下培养料层32和上培养料层34采用金针菇、真姬菇、鸡枞菌等其他废菌糠与草炭土混合堆置的发酵物。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下培养料层32厚度设置为10cm。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上培养料层34厚度设置为3cm。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垫层31采用孔径小于2厘米的尼龙网,便于二次出菇后的清料。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保湿层35设置为无纺布,保证培养基所需水分。
本实用新型当子实体菌盖呈扇形,高于5㎝,菌幕尚未破裂时,及时采收,清理料面,菌丝恢复生长5-7天后,再进行催菇和出菇管理,大大减少了浸泡式再出菇的成本;层架式结构充分利用空间,极大提高了杏鲍菇单亩产量,且简单易操作,大大提高了培养料的转化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远洋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远洋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224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SDK服务的提供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家居种植培养的金针菇培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