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品用反应釜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22090.8 | 申请日: | 2017-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427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丁爱芳;朱红星;朱丝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鑫润油品有限公司;南京晓庄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B08B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8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品 反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品生产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油品用反应釜。
背景技术
反应釜为用于进行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常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体,搅拌器和电机等。现有的反应釜存在搅拌不均匀、反应速度慢、产能低等缺点,尤其是对轧制油的处理,轧制油中的杂质处理不掉,过滤不干净,造成轧制油纯度不高,导致轧制油的质量等级提升不了。
授权公告号为CN202778484U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轧制油生产设备,釜体顶部设有进料口,釜体底部设有出料口,釜体内设有隔板和置于隔板下方的滤网组,滤网组包括由上到下平行设置的一级滤网和二级滤网,电机接有转轴,转轴连接有置于釜体内的叶片。该轧制油生产设备设置滤网组来过滤轧制油中的杂质,但是滤网组设置在隔板下方,轧制油从上方流下时,滤网对其过滤作用时间较短,因此过滤除杂效果不是很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品用反应釜,改善油品除杂效果,提高油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油品用反应釜,包括釜体、搅拌叶,搅拌叶下方设有一级隔板,一级隔板上设有一级自动控制阀门,一级隔板下方设有一级滤层,一级滤层下方设有二级隔板,二级隔板上设有二级自动控制阀门,二级自动控制阀门的出口连通有吸附材料制成的过滤管,过滤管管口下方接近釜体底部设有二级滤层,釜体顶部设有进料口,釜体侧面靠近二级滤层上方设有出料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级隔板将油品隔离在釜体上方进行搅拌,搅拌后再经过一级滤层、二级隔板和二级滤层,油品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静置沉淀和过滤,大颗粒杂质被截留在一级滤层上方,小颗粒杂质在静置沉淀后被二级滤层吸附,分层后取上层清液就能得到较少杂质的油品,从而提高了油品质量。
优选的,一级滤层为滤网,二级滤层由吸附材料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级滤层采用滤网,用以除去油品中颗粒较大的杂质,二级滤层采用吸附材料,用以吸附有品种的小颗粒杂质或有害物质。
优选的,二级滤层内部设有用于容纳杂质的积存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二级滤层设置在釜体底部,利用杂质和油品的密度差来除杂,油品中的固体杂质在静置后沉降到釜体底部,被二级滤层吸附,二级滤层内的积存腔一方面可以吸附更多的杂质,另一方面也能减少被吸附的杂质从二级滤层内逃逸出来,以免在后期油品生产过程中这些杂质重新混入油品中。
优选的,釜体侧面位于一级滤层和一级隔板之间设有相对的清洗喷头和出水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反应釜长期使用后在一级滤层上会堆积很多大颗粒杂质,若长久不清除堵塞一级滤层则会大大降低油品生产效率,因此设置清洗喷头,利用清洗喷头和出水管将一级滤层上方的杂质冲洗排出,以保证反应釜的生产效率。
优选的,一级滤层倾斜设置,且靠近出水管一侧的高度低于靠近清洗喷头一侧的高度,出水管设置两根,其中一根紧贴一级滤层上方设置,另一根紧贴二级隔板上方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级滤层倾斜设置,在清洗时方便水流携带杂质在重力作用下流到出水管处排出,使得清洗更干净。
优选的,过滤管呈螺旋结构设置,过滤管内设有若干层滤片,且滤片的孔径小于一级滤层的孔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管呈螺旋结构并设置滤片,油品在经过过滤管时经历更长的时间,从而有更多的过滤时间进行过滤,进一步改善过滤效果。
优选的,搅拌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搅拌叶、第二搅拌叶和第三搅拌叶,且第一搅拌叶、第二搅拌叶、第三搅拌叶的直径逐渐减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搅拌叶从上至下直径逐渐减小,搅拌时形成的涡流直径从上至下逐渐减小,当涡流消散油品流动速度减少时,在重力作用下逐渐下沉,此时上方流量大于下方,因此能够对下方油品再次形成搅动作用,如此设置,搅拌更均匀、更高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油品用反应釜的局部剖视图。
附图标记:1、釜体;101、进料口;102、出料口;2、搅拌轴;3、电机;4、搅拌叶;401、第一搅拌叶;402、第二搅拌叶;403、第三搅拌叶;5、一级隔板;6、一级自动控制阀门;7、一级滤层;8、二级隔板;9、二级自动控制阀门;10、过滤管;11、二级滤层;1101、积存腔;12、清洗喷头;13、出水管;14、滤片;15、夹套;1501、冷却导流槽;1502、冷却进口;1503、冷却出口;1504、加热管放置槽;1505、对接耳;16、加热盘管;17、加热保温层;18、密封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鑫润油品有限公司;南京晓庄学院,未经南京鑫润油品有限公司;南京晓庄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220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外加磁场对预混气体爆炸特征影响的实验装置
- 下一篇:炮筒全方位自动探伤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