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清污泥浆罐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21720.X | 申请日: | 2017-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293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任连城;袁力;董超群;魏秦文;任君坪;苟鑫华;魏昌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11/12 | 分类号: | C02F11/12 |
代理公司: | 重庆蕴博君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23 | 代理人: | 王玉芝 |
地址: | 401331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污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钻井领域,特别是一种自动清污泥浆罐。
背景技术
在石油勘探开采的过程中,泥浆必不可少,但由于泥浆中的固相成分在重力作用下会产生沉积现象,特别是在倒罐过程和长时间静置时泥浆中的重相会出现严重的沉淀现象,沉积的厚度很大,致使泥浆罐的侧门无法打开。如果不及时清理沉淤,泥浆罐的有效容量减少,同时泥浆性能也会发生变化,导致发生事故。因此,泥浆罐需要定期进行检查维修和清除罐内沉淀的重相,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是人工从泥浆罐顶部进入,利用铁锹等工具将沉淀的重相挖出来。但人工工作的环境极其恶劣,工作效率也非常低,泥浆的气味让人难以忍受,常常出现一些安全事故。目前随着国内对环境保护问题的日益重视,人工清罐已不符合环境和发展的客观要求,替代人工清罐和改进泥浆罐是必然趋势。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清污泥浆罐,以解决人工清除泥浆罐内的重相易出现安全事故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清污泥浆罐,包括泥浆罐体和设置在泥浆罐体内的动力装置、起淤装置、排淤装置、冲洗装置;其中,起淤装置包括直线导轨和起淤壳,起淤壳安装在直线导轨上,在起淤壳内安装有旋转叶轮,在起淤壳的顶部安装有潜水电机,潜水电机与旋转叶轮相连接,带动旋转叶轮转动;动力装置包括动力源和传动机构,动力源安装在泥浆罐体的顶部,并与传动机构连接,传动机构与起淤壳连接,通过动力源驱动传动机构带动起淤壳在直线导轨上滑动;排淤装置与冲洗装置分别安装在起淤壳的顶部。
此外,优选的结构是,直线导轨的数量为两条,两条直线导轨间隔设置,且两条直线导轨的两端分别与泥浆罐体固定连接;传动机构包括一条主动链条、两条从动链条和两根转轴,两根转轴的方向均与直线导轨的方向垂直,其中的一根转轴安装在两条直线导轨相同一端的下方,另一根转轴安装在两条直线导轨另一端的下方;每条从动链条均位于一条直线导轨的下方,且两条从动链条各自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转轴连接;动力源安装在泥浆罐体的顶部,并通过主动链条与其中的一根转轴连接。
另外,优选的结构是,与动力源连接的转轴位于动力源的下方,在该转轴的中部安装有与主动链条啮合的主动链轮,在该转轴的两端以及另一个转轴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与从动链条啮合的从动链轮;从动链条还与起淤壳连接。
再者,优选的结构是,动力源为电动机。
另外,优选的结构是,在起淤壳上对应于从动链条与直线导轨的位置分别开设有通孔。
此外,优选的结构是,潜水电机通过联轴器连接有潜水链轮,潜水链轮通过潜水链条与旋转叶轮的轴连接。
再者,优选的结构是,起淤壳具有开口的内腔,内腔包括两个子腔,具有开口的子腔用于安装旋转叶轮,另一个子腔为倾斜式子腔,形成有两个连通的储淤室。
另外,优选的结构是,排淤装置包括抽排泵和软管,软管的一端与抽排泵连通,另一端伸出泥浆罐体,抽排泵的底部安装有位于储淤室内的螺旋叶片。
此外,优选的结构是,螺旋叶片的中间具有一根轴,该轴通过联轴器与抽排泵连接。
另外,优选的结构是,冲洗装置包括泥浆泵和可调角度的喷射头,所述泥浆泵安装在所述起淤壳的顶部,所述喷射头通过管道与所述泥浆泵连通。
利用上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清污泥浆罐,可以在一个循环周期内将泥浆罐底的沉淤清理并及时排出,能够搅拌泥浆罐中的泥浆,使泥浆罐中产生沉淤的现象减轻;简化了清淤工艺、降低了清淤成本、提高了工作安全性,同时具有工作效率高的特点。本实用新型加装了冲洗装置,不仅可以防止沉淤卡住起淤壳,而且可以通过调节喷射头的角度对泥浆罐体的壁面进行清理。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以下结合附图的说明,并且随着对本实用新型的更全面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及结果将更加明白及易于理解。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自动清污泥浆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起淤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沿A-A线的剖视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抽排泵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1-泥浆罐体、2-抽排泵、3-泥浆泵、4-喷射头、5-直线导轨、6-从动链条、7-动力源、8-主动链条、9-转轴、10-主动链轮、11-螺旋叶轮、12-潜水电机、13-潜水链轮、14-潜水链条、15-起淤壳、16-软管、17-储淤室、18-开口、19-螺旋叶片、20-从动链轮。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科技学院,未经重庆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2172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