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层预烘干浆纱烘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21712.5 | 申请日: | 2017-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668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黄豪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祥盛纺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B15/00 | 分类号: | D06B15/00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扬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309 | 代理人: | 隋玲玲 |
地址: | 214434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层 烘干 浆纱 烘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层预烘干浆纱烘房结构。
背景技术
浆纱是织布的前一道工序,它是在织布用的经纱上增加一层保护膜,用以提高织布经纱的耐磨度和强度,有利于织布机的织造,随着织布技术的发展,在现代织布技术中,浆纱这一工序主要通过浆纱机来完成,浆纱机的工作原理:首先将整经机完成的经轴合并成织布所需的经纱数量,然后再经过浆槽上浆,然后经烘房烘干,然后分绞后再卷绕成织布机所需要的织轴,完成浆纱过程。经过烘房烘干的浆纱在分绞过程中由于浆膜使相邻的纱线结合很紧密,在分绞容易产生纱线断裂、纱线表面浆膜破裂及粘连的纱线因撕开而产生的二次撕裂毛羽,影响织布机的织造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多层预烘干浆纱烘房结构,提高浆纱质量和织机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层预烘干浆纱烘房结构,它包括第一预烘干区、第二预烘干区和合并烘干区,在所述第一预烘干区和第二预烘干区的入口位置均设置有一将浆槽出来分层后的浆纱引入各自预烘干区的导入辊,第一预烘干区和第二预烘干区内均设置有四只上下两个一组的预烘烘筒,由导入辊进来的浆纱经过四只预烘筒再一分为二进行预烘干,在所述第一预烘干区和第二预烘干区的出口位置均设置有将各自预烘干区内的浆纱合并的合并辊,在所述合并烘干区的入口位置设置有将两路浆纱二次合并的合并辊,经过分层预烘的浆纱由合并辊进入到合并烘干区内部的六只合并烘筒完成烘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上过浆的纱线先多次分层进行预烘,再合并烘干的方法,使经过预烘后纱线层与层之间不再产生粘连,减少机头分绞区分纱时的撕裂次数,达到减少上浆后纱线表面的毛羽、提高纱线表面浆膜的完整性,提高浆纱质量和织机效率,减少浆纱车间现场的粉尘、落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浆多层预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导入辊1、预烘筒2、预烘筒3、预烘筒4、预烘筒5、合并辊6、合并烘筒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多层分层预烘干浆纱烘房结构,包括第一预烘干区、第二预烘干区和合并烘干区,在所述第一预烘干区和第二预烘干区的入口位置均设置有一导入辊1,由上浆机构出来的浆纱分成两层后分别通过两个导入辊1引入到第一预烘干区和第二预烘干区内进行预烘干,第一预烘干区设置有上层2只预烘烘筒3,第一预烘干区设置有下层2只预烘烘筒2,四只预烘烘筒两个一组上下布置,由导入辊1进来的浆纱经过2只预烘烘筒2及2只预烘烘筒3一分为二进行分层预烘干,在所述第一预烘干区和第二预烘干区的各层纱线出口位置均设置有合并辊6,将预烘干区内的浆纱合并,两路浆纱到达合并烘干区的入口位置时,通过设置的合并辊6合并成一路进入到合并烘干区内,所述合并烘干区内部设置有六只合并烘筒7,合并后的浆纱依次经过六根合并烘烘筒8后离开烘房完成整个烘干过程,由于经过了多次分层的预烘干,因此纱线层与层之间浆膜成型比较完整,纱线层与层之间的粘合力大大降低,后续分绞时就不容易出现撕裂毛羽,大大提高了浆纱的质量。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方式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祥盛纺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阴祥盛纺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217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段去皱的高效制革设备
- 下一篇:涂油池的循环供油系统